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第一章

(2018-04-07 18:58:14)
分类: 随笔

   开门不见山,而是一张穆斯林女性愤怒的脸和一道17*24乘数题。通过这两个具象案例自然切入对思维双系统的直观而形象的表达,即快思考和慢思考。

  为了方便讨论和记忆,作者借用心理学家斯坦诺维奇和韦斯特率先提出的术语,将人的两种思维模式分别定义为系统1和系统2,系统1的特征是自主运行,无意识且快速;系统2的特征是深思熟虑,需要耗费脑力和时间,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密切关联。系统1既包括一些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有一部分通过刻意练习得来;系统2的运作多样化,但具备共同特征就是注意力集中。专注付出的代价是:我们会忽视显而易见的事,也会忽视自己屏蔽了这些事的事实。

  在系统1无法解决问题时,系统2就会激活,两者分工明确高效:代价最小,效果最好。但是,系统1存在成见,会产生系统性BUG,例如简化处理,替代方案等等,而且还有无法关闭的重大缺陷。从这个意义理解,芒格先生说“没有啥补充的”有多么的困难。

  系统2对系统1的错误进行调控是一件反人性的非自主行为,需要适当的工具和好的机制来帮助完成。譬如: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更容易。

  事实上,《穷查理宝典》中,芒格在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的“论基本的、普世的智慧,及其与投资管理和商业的关系”演讲中就坦诚自己养成了双轨分析习惯:首先,理性地看,哪些因素真正控制了涉及的利益;其次,当大脑处于潜意识状态时,会自动形成哪些潜意识因素-这些潜意识因素总的来讲有用但(在具体情况下)却又常常失灵。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这大概也算西方普世智慧里的一种思维体系共识吧。

   文章的结尾引用经典的缪勒莱耶错觉图,十分形象地来解释系统1的自主性以及印象和信念的区别。系统1的结论通常是视觉错觉,下一条直线比上一条长,而实际测量结果是等长。系统2在赋予两条线等长的信念下,仍然无法控制系统1带来的直观感受,眼里看到的依然是一条长一条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