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跟什么都挂钩”是基层最真实逻辑
2016年09月01日
07:44 来源:中国网 王传涛
“拆迁跟什么挂钩?跟什么都挂钩!”近日,一段网上曝光的视频中,一位被称为临沂郯城李庄镇李庄二村村主任的男子,面对该村一对母女交涉申请助学金需村里签字的事情,多次回应称申请助学金签字要和该户村民家拆迁挂钩。郯城县李庄镇政府经调查回应称,李庄镇政府已对视频中的村负责人工作态度不端正给予严肃批评教育。(大众网8月31日)
本以为,与拆迁有关的新闻,可以慢慢淡出公众视野。尤其是,随着2011年颁布实施最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之后,拆迁可以慢慢走上法治化、程序化之路,继而,拆迁可以更加公平,更加正义。而之前关于拆迁的所有坏记忆,如暴力拆迁、野蛮拆迁,或许可以在我们的大脑中慢慢消散。
遗憾的是,一句“拆迁与什么都挂钩”又把公众对于社会的美好想象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世界。这句暴红网络的话,虽然出自一个村干部之口,却反映了我国最基层治理体系工作人员对于拆迁的最朴素理解——在他们的工作逻辑里,拆迁是最重要的工作、最核心的工作,拆迁必须成为所有工作的核心。
继而,顺着这位村干部的逻辑和思维,我脑补了之前许多与拆迁有关的“警世恒言”。比如,某市主要领导曾在表彰大会上公开赞扬,“拆迁工作人员是世界最可爱的人”;比如,某地区主要负责同志曾称,“没有拆迁就没有新中国”……
虽然视频中的学生到底符不符合贫困生的标准还有一定的争议,但就村干部的这句“拆迁与什么都挂钩”而言,至少反映了两个现状:一是,在我国拆迁仍然没有走上法治化的道路,即便新的条例对暴力拆迁列出了多条防线,暴力拆迁也确实变得少多了,但也有许多“软暴力”在等着被拆迁的居民。如果居民不在拆迁协议书上签字,找村委和政府办的各种事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甚至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麻烦。
二是,地方政府和基层工作人员的第一职能,仍然不是为民服务,而是为建设服务,许多形象工程建设任务仍然是地方政府考核标准中最重要的内容。拆迁、开发、建设,仍然是地方政府的命根子。而这种情况是由当下我国很难在短期内发生改变的“土地财政”导致的,所有的地方政府必须在拆迁和土地熟化的基础上出让土地,也不得不患上严重的“拆迁依赖症”。
“拆迁依赖症”瓦解的是公权力的公信力,也在影响着法治中国的建设过程。批评教育说出“拆迁与什么都挂钩”的村干部非常容易,但是改变“拆迁与什么都挂钩”以及背后的“拆迁依赖症”却是非常之难。这不仅仅是一道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更是一道关于转变发展模式、建设法治中国的复杂命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