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性面对“首日无金”是体育价值的回归

(2016-08-08 09:00:32)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理性面对“首日无金”是体育价值的回归

王传涛

里约奥运会第一个比赛日结束,12枚沉甸甸的金牌也花落各家,遗憾的是,中国代表团并没有在首日斩获一金,杜丽、易思玲双保险失效,孙杨离夺冠也只差一次抡臂。细观首日奖牌榜,韩国、日本、越南和泰国均有金牌入账,排名全部超越中国。(87中国新闻网)

 

奥运会开赛首日无金——在往届奥运会中,这样的事是极少见的。但是,许多国人对于“首日无金”表现的十分坦然和淡然,这种理性就像是杜丽脸上的笑容一样迷人。没有人不渴望冠军,没有运动员不想为国争光,没有人不想占据头条,但真正的体育精神就是在于参与,而不应该仅仅为了那个功利的目标。

 

奥运赛场上,实际上没有失败者。一方面,所有的选手都是在国内经过层层选拔才到国家队的;另一方面,在奥运赛场上,能够走过预赛最终走到决赛圈,尤其是走到最后几名的争夺战之中,也已经非常成功。从这个角度讲,拿到银牌、铜牌,也是成功。世界冠军只有一个,但制约影响成绩的因素却有许多,有些成绩有时可遇不可求。

 

建设真正的体育强国和体育大国,更重要的是关注奥运赛场之外。众所周知,培养一个奥运冠军的成本非常之高,一名运动员及其团队,每年在世界各地进行训练、参加比赛的成本更是可以吓到许多国人。而这些都是为了能够拿到金牌。但是,建设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不能只指望金牌主义,金牌背后全体国人到底能平均到多少体育资源、能有多长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才真正决定着国民的身体素质。

 

当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综合国力,都不需要再通过奥运会的几块金牌去证明什么,虽然金牌本来就不能证明什么。过往的历史,需要国人在奥运会这样的世界大赛中去拿到金牌。但是,现在金牌的象征意义,已经远远没有那么高大上。

 

金牌主义,不是体育竞技最本质的精神,奥运精神就是更高更快更强,而不是一块又一块的金牌以及必须高居不下的金牌榜。而且,从锦标评价体系中,金牌榜之外还有一个奖牌榜,若以奖牌榜论,银牌、铜牌的意义未必输于金牌。

 

体育必须遵从于自身规律,体育精神首先要符合人文价值。在金牌之外,举国体制更应该去关注人均体育场的面积、国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等问题,只有从事某一体育项目的人数基数增加了,冠军才可能会是水到渠成之事。把体育资源仅仅分配到几个人身上,然后把所有的宝都压在这几个人身上,不会寻找到体育本身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