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工资协商,工资指导线无意义

(2016-07-13 09:00:22)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没有工资协商,工资指导线无意义

王传涛

近日,北京市2016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出炉。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已有北京、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多地发布了2016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其中,北京工资增长下线由去年的3.5%提高至4%。(712日中新网)

 

每年,各省市自治区的劳动部门都会发布一个当地的企业工资指导线。这个工资指导线,非常华丽,每年都保持高速增长,看后也会让职工感觉到幸福。不过,需要明确的是,这不是政府权力干预市场、干预企业,这对各企业也没有任何的执行效力,因此,企业工资指导线的意义仅仅在于提供一种参考。

 

问题在于,即便企业老板个个如圣人般高尚,他们也没有义务将剩余价值主动放到职工腰包里。如果没有约束老板的权力和制度,如果企业职工在老板面前仍然弱势没有话语权,没有谈判平台,那么,也不会有企业去关心这条工资指导线,更不会去落实。

 

在企业层面,如果有健全的薪酬体系,则职工的收入可能会随着企业效益的好坏而波动。效益好,则收入高。而在薪酬体系不健全的企业里,恐怕职工收入只取决于老板个人的性格与脾气。而现代社会就需要约束老板们的任性权力,让老板们变得不再吝啬,因此在成熟的市民社会中,既有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又有替职工们真正去维权的团体。如果没有工资集体协商,工人维权团体也仅仅是发发福利、组织组织活动,不会去和老板们谈判工资问题,则企业工资指导线就是空中楼阁。

 

过去几年,收入分配改革一直被公众广泛呼吁。可是,《工资条例》在2012年夭折,而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也迟迟没有出台。这也导致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长期处于缺位的状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许多收入分配改革的任务和目标,比如,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橄榄形分配格局……但具体到落实层面,恐怕每一条都任重道远。而政府发布的企业工资指导线能否真正具有指导意义,也关乎着上述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

 

政府的工资指导线每年都会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但要让政府指导的工资水平变现,则不应该仅仅发布指导线,而是必须要有配套的措施、配套的制度去为工资指导线保驾护航,毫无疑问的是,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工资集体协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