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中考考题关注社会热点点赞

(2016-06-20 11:37:46)

为中考考题关注社会热点点赞

王传涛

广州中考18日进入第二天,考生们进行了数学和思想品德科目考试。如扶贫攻坚战、水污染、毒疫苗、全面二孩、创新驱动等社会热点问题,都成为了中考考题。业内人士分析称,思想品德卷最大特点是用时事说知识。(619《信息时报》)

 

考题关注社会热点,本身不像是新鲜事。因为,如公务员考试、事业编考试等都会有许多试题直接与社会热点新闻挂钩,但是,具体到中高考考试之中,有一些地方的试题却几乎不涉及社会热点新闻。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考试试题太容易仰望星空,而不怎么关注脚下的路。

 

对比之下,广州中考在思想品德科目考试中加入大量热点新闻,既包括正面新闻,又包括引起社会广泛争议和关注的热点新闻如毒疫苗、水污染等,这显然是需要被点赞的。笔者认为,这样的命题信号是非常现代的,是与时俱进的,是结合实际的,更是经世致用而不是空谈心性的。

 

死学知识、学死知识,在我国长期以来被诟病不已。学生经历过十余年的学习生涯之后,往往会变成书呆子,越上学越隔离于社会之外,越不了解社会的真实面目,学生也就越来越像是火星人。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的教育和考试体制,当负起一定的责任。是教育的刻意回避与一味的回避真实,导致了这种局面。

 

关于学习、教育与国事之间的关系,我国自古以来都有经世致用的传统。大体意思是指,学习和做学问必须和国事有关,必须有益于国事。这种思想潮流,自明末清初就已经存在且流行,由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当时的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

 

我国当下的教育,却越来越像是经世致用之学所批判的那种状态。在教育体制之中,知识就是知识,学习就是学习,与知识的活学活用没有多少关系,与了解社会现实没有多少关系,这样的教育当然需要改变。

 

在应试教育体制之中,在分数导向之下,将命题的内容朝向社会热点,无疑是很大的突破。为了考到高分,老师们就会去领着学生去关注热点新闻,学生们可能就会慢慢养成看新闻、看报纸的生活习惯,学生就不至于像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他们在学习时也会带着疑问和问题去结合课本知识。因此,希望能有更多的地方,能够像广州一样,将更多的社会热点放到考试内容中去。


载广州日报、青年时报、大连日报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