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门票均价下降”绝非因“门票经济”式微

(2015-09-29 09:52:25)
标签:

景区

门票

式微

下降

旅游法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门票均价下降”绝非因“门票经济”式微

王传涛

26日在武汉发布的《2015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显示,至2014年底,全国5A级景区旺季平均门票价格为102元,较20122013年分别下降22.14%1.92%;淡季平均门票价格为92元,较20122013年分别下降19.83%1.07%。《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是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自2012年起每年发布一次,今年是连续第4年发布。(《山西晚报》928

 

旅游业报告的发布,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旅游行业的“柴米油盐”,也让我们看到了旅游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必须要庆幸,在过去三年时间里,我国旅游业门票经济的收入是持续下降的,虽然降幅已然越来越小,但仍然值得所有“驴友”和广大国人高兴。

 

但是,笔者认为,过去三年时间我国景区门票价格下降并不能说明我国旅游市场中的“门票经济”已经式微。一者,在网购、团购成为新消费模式的冲击下,大量内部票价格被搬上台面,这是“互联网+”的力量,是新技术带来的新改变;二者,从2011年到2014年是发改委禁止景区门票涨价期,也就是没有到“三年涨价大限”,一般情况下景区不会涨价;三者,2013年《旅游法》的发布实施,以及去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及《旅行社安全规范》、《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等一系列新规颁布实施,促进了旅游市场的规范运营。

 

景区门票价格,是受到了一些外力的作用,才导致了近几年的下降趋势。而今年三年限价大限时间已到,涨价的担忧就会卷土重来。虽然说国家发改委及国家旅游局近日以来多次表态要严控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并在前几天通报了8家违规涨价的景区,但是可以肯定,只要还有外力的作用尤其是行政权力的硬性干预,我国旅游市场的门票价格调节机制就绝非由民意和市场说了算。

 

摆脱“门票经济”,固然离不开行政权力的强推,“有形的手”的作用永远不可低估。但也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建立更为科学、更加理性的价格调节机制。笔者认为,这离不开以下两项工作的开展。一是,严格落实《旅游法》中关于涨价必须要开听证会的制度,并且,要让听证会真正起到民主监督、民主参与的作用;二是,各个景区要学习一下如西湖景区一样的免费做法,做到景区综合服务质量的整体上升,在免费或降低门票价格的基础上促进餐饮、住宿、纪念品、土特产等商机的协调发展,以此打造景区的综合竞争力。

 

说到底,各个景区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公共遗产,即便地方政府和相关旅游开发商在运营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但也应该还原我国景区的公共属性,而不应该让景区变成“圈地生钱”的牟利工具,更不应该成为部分既得利益集团和地方政府刷GDP数据和套现财政收入的工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