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本科新生当眼珠子一样珍惜”是价值回归

(2014-09-10 09:19:31)
标签:

本科生

眼珠子

大学教育

大学

本科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把本科新生当眼珠子一样珍惜”是价值回归

王传涛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创建于1978年,依托于中国科学院,是经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今年,中科院将启用豪华的科学家教师阵容培养直属学校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首届本科生,这个豪华阵容也是令人期待。上周五,步入壮年期的国科大,迎来了332位最最年轻的成员,他们刚刚从高中毕业,怀着成为科学家的理想,即将在这里度过大学4年的生活。国科大校长白春礼说,我们把本科生当成眼珠子一样。(99日中广之声)

 

中科院招本科生的消息,其实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经传开了。这所在学术成就以及学术人才培养方面享有盛名的顶尖学府,显然是许多高考生梦寐以求的理想选择。然而,现实却是,国科大的招生人数非常有限,今年只招了300多人。从中,我们能够阅读到中科院本科教育走的“精英路线”。

 

有“精英路线”,也有实实在在的承诺。校长先生的一句“把本科新生当眼珠子一样珍惜”,将一所大学应该给予本科生的爱与关心,毫无保留地放在了桌面上。这是一种坦承,更是一种承诺。在这里读书的300多名本科生,将受到小班化的教育,将接受来自于名家名师的亲身指导。没有人怀疑,这些被国科大选拔上来的优秀学生,没有不好的未来。

 

坦白讲,对于校长白春礼的“把本科新生当眼珠子一样珍惜”这句话,我是完全被打动甚至感动了。大学教育,本就应该对本科生们珍惜和珍视,只是现在多数大学在产业化的路子上,几乎都在不停的扩招,一年招入几千乃至上万人,是常见之事。读完四年大学,大学里本专业的老师甚至连自己班里的学生都认不全,至于毕业之后,搞个同学聚会什么的,大学老师都不好意思去参加,因为基本都叫不上名。同时,学生们也会因为对老师没有感情,而不想把教师带入聚会。

 

大学,本就是一种精英教育。每一位被选拔上大学的学生,都应该是社会精英。他们需要呵护,需要被重视,需要一对一的进行指导,包括学习方面,包括学术方面,更包括做人做事方面。对本科生进行关照,应该是大学的责任。笔者曾不止举过一次这个案例:北大教授梁漱溟离开北大时,曾感慨,这几年老师都不怎么关心自己的学生了。现在,对比而言,梁漱溟式的反思,几乎已经在大学里绝迹。这不免是一种遗憾。

 

本科生,能否得到关照和关心,完全可以通过数量来审视。在1999年扩招之前,我国每年招入大学生大约150万左右,扩招之后,这一数字变成了之前的5倍。然而,大学老师的数量并没有增加多少。1998年之前,我国高校教师数量与学生数量的比例为17。现在这个比例变成了116左右。有些学校,甚至能够达到120以上。看到这样的大学生数量,再对比今年发生的大学学费集体上涨现象,我只能说:大学,你们都赢了!大学生,你们都输了!

 

大学教育,从来都不是“放一只羊也是放,赶一群羊也是赶”。尤其对于本科生而言,既然毕业要拥有学士学位,既然这是一个学术型的学位,那么,他们应该受到专业的学术老师的指导。而不能只让一位大学辅导员来去管理整个学院、系或专业的几百名学生。前段时间,北京大学古生物学“一个专业只招一位学生”的新闻被曝光之后,我们这才发现,原来大学教育是可以有节操的,原来大学教育是可以按照精英教育、学术教育的模式坚持自我的。

 

现在而言,扩招已经成为不可逆的时代潮流,大学已经把摊子伸得无比大,但这不妨碍“把本科新生当眼珠子一样珍惜”的大学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大学提出了 “推动建设现代大学教育制度”的目标。笔者认为,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珍视2000多万本科生的理念就不能丢失。否则,我国大学就会距离建设现代大学教育制度越来越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