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冰桶挑战”用“@”传递慈善理念

(2014-08-19 09:14:58)
标签:

娱乐

冰桶

社交网站

大佬

自媒体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冰桶挑战”用“@”传递慈善理念

“冰桶挑战”以狂欢形式传递慈善

“冰桶挑战”让慈善回归自愿和轻快

王传涛

近日,美国社交网站上兴起了一项新活动“冰桶挑战(Ice Bucket Challenge)”,各路大佬名流纷纷加入,玩得不亦乐乎。“冰桶挑战”的规则是将一桶有冰块的冷水从头浇下,然后在社交网络上@好友参与。如果24小时内好友没有回应挑战,就要向ALS Association捐款。微软前CEO比尔·盖茨是应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的挑战而加入的。总统奥巴马被美国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最年长的成员86岁的埃塞尔·肯尼迪@后,决定捐款100美元。截止到七月底,捐款总额已经达到了135万美元。而去年同期,捐款只有2.2万美元。(818日《新快报》)

 

“冰桶挑战”活动,仍然汹涌澎湃地在美国传播。在社交网站上被@的人,要么选择挑战整蛊自己,要么向相关慈善机构表示爱心。而以这样的形式发起的慈善活动,既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盛况空前的捐款活动,又让广大网友在网络上看到了政商大佬们的娱乐精神。从富豪到屌丝,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享受其中。

 

自媒体时代,多数人已有社交网络。以“@别人”的方式,发起并传播慈善,是我们看到的迄今为止最为成功也最有效果的慈善模式。只要被@,无论是接受“冰桶挑战”,还是向相关慈善机构捐出或多或少的善款,都不会被网友们道德绑架。笔者认为,这样的以娱乐精神为基础的“冰桶挑战”,将慈善还原到了这样的本态:轻快、自由、不强制、不哗众取宠,没有对别人的暴力、只有对自己的暴力……

 

我国慈善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价值还原。比如,近日有消息称,东莞市公务员被要求进行教育捐款,最低标准是2000元起;比如,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募捐晚会,在募捐晚会上,无论是主持人还是晚会上的义演明星,个个声泪俱下、悲痛欲绝;再比如,某知名慈善家自诩为“中国首善”或“世界首善”,办个人演唱会现场发钱、发猪、发牛、发羊……此外,如果是明星,对某场灾难捐款稍少,还往往遭到网友和公众的质疑。比如,周杰伦、赵本山、成龙、小沈阳等众多明星大腕在捐款之后,都曾经遭到过网友们“捐得太少”的质疑。

 

综合看来,在我国,强捐现象经常出现,工资里直接扣钱也是屡见不鲜,官方的慈善晚会总要教育别人怎么做人,个人的慈善晚会总要以暴力的形式呈现,强奸你的耳朵、眼睛乃至所有的感官……这些所有的形式,都并不利于慈善体制的健康发展。要么被道德绑架,要么被名气绑架,要么被红头文件绑架,总之,我们的慈善总有一些“高大上”的理由让人不能拒绝。这已经让慈善远远背离了自愿与轻快的本意。

 

回到“水桶挑战”一事,其实,无论是总统,还是商界大佬,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别人,用“@别人”的方式扩大慈善活动的影响范围。而“@”这个之前仅仅代表邮箱的符号,在这个时候,也变成了传递正能量和慈善爱心的媒介与桥梁。

 

网络时代,尤其是自媒体时代,许多有正能量的公共活动、公益活动,需要从这里发起。而“冰桶挑战”告诉我们,无论是政商界的大佬,还是普通的网友,都可以创新和娱乐的精神扩大某种正能量的传播效应和传播范围,并且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实际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