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断双脚”悲剧需自救,更需他救

标签:
嘉兴日报右腿报销比例民生问题城镇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别让“自断双脚”的悲剧重演
“自断双脚”悲剧需“自救”更需“他救”
王传涛
安徽省定远县,没钱看病的44岁男子刘敦和,用茶杯碎片将自己的一双病脚割掉,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中新社记者从定远县宣传部了解到,刘敦和已经得到社会救助,并初定于5月13日施行手术,手术所需费用由捐助款支付。
“自断双脚”给人带来的视觉与情感冲击是震撼的。刘敦和以惨烈的方式将自己的双脚割下,这样的举动足以让当年刮骨疗伤并淡定下棋的“武圣”关羽汗颜几分。虽然“自断双脚”是极端案例,但类似的悲剧并非孤本个案。
在刘敦和之前,河北保定的郑艳良也用相同的方式将自己的右腿截肢。两起悲剧如出一辙,像是复制和重演。除了自我截肢的案例之外,以“自虐”方式完成“自救”的故事大量存在:2013年初有媒体报道,江苏海安一患者用日常厨具及简单仪器自制的一台血透机进行自助透析,并且生命已经维系了13年;2011年,重庆农妇吴远碧自己用菜刀剖开腹部放出了积水……对于这些悲剧,我们应该有足够同情和反思。
对于当事人刘敦和而言,他确实有一些“大意”。比如,他并没加入新农合。而此前有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加入新农合的人数比例已经超过90%。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对于从小患过脑膜炎、现在讲话不利索、没有家室妻儿、父母早已离世、生活处于绝对贫困水平的刘敦和而言,让他了解新农合的好处或者每年花几十元钱加入新农合,可能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当地村委会以及刘敦和的亲人也并没有帮助他加入新农合,这着实让人感到遗憾。
更大问题在于,当前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医保制度并没有实现“无死角化”。一方面,社会救助尤其是基层政府对于贫困户、五保户的救助,只停留在逢年过节发放慰问金和生活用品的层面;另一方面,无论是红会还是其他慈善机构,有必要把工作往细处做,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帮助。
现在,我国大病医保制度正在普及过程之中,“因病致贫”的几率可能会越来越小。但是,无论是新农合还是城镇医保抑或大病医保,都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覆盖率的问题、医保病种目录问题、医保报销比例问题。
要避免“自断双脚”以及类似的悲剧重演,需要每一个个体的“自救”,比如,要相信购买医保是一种有益的“投资”,尤其对于贫困家庭而言,更要积极加入医保。同时,政府、社会和公众也要努力实现“他救”。医疗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医保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永远不能言止。在GDP和财政收入位居世界第二的国情下,我们要想方设法保证民众看得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