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治霾神器”犹如在臭室喷香水

(2014-05-13 08:50:47)
标签:

偏锋

新京报

数量

公敌

作用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治霾神器”犹如在臭室喷香水

王传涛

近日有媒体报道,兰州市购置了高射远程风送式喷雾机,可将自来水雾化并喷出600米远,有媒体称其“可有效对抗雾霾、粉尘等”。而西安市新城区市容园林局近日也新购多功能抑尘车投入使用,该“雾炮车”重10吨,能喷洒120米远、70米高的水雾,有喷雾降尘作用,媒体将之称为“治霾神器”。(512日《新京报》)

 

“神器”之所以能成为“神器”,要么确实给力,能够“药到病除”,要么造型夸张、功用雷人。很明显,兰州等城市花百万购置的“治霾神器”属于后者。而且,笔者想到了另外一个比喻,“治霾神器”不过是一个超大的香水瓶——没事喷两下。

 

有人说,爱涂香水的很多属于以下两类人:一类是,身上天生有恶味,目的就是掩盖自身的一些缺点;另一类是,隆重场合进行社交的“标配”,和穿礼服正装一样。看似给力无比的“治霾神器”,既属于第一类,也属于第二类,因为,雾霾严重,不喷点“香水”、不拿出点实际举措来,就好像不是责任政府。但这又陷入了另外一个比喻:在一间“久而不闻其臭”的“鲍鱼之肆”,喷一喷香水也是可以起到明显效果的,但是,发出恶臭的源头如果不除,想必喷再多的香水也无益于解决问题。

 

有时候,我特别怀疑一些地区斥巨资治雾霾的做法。明明是不用斥巨资,只需要在“源”上解决问题,比如减少不干净的GDP,却要花大钱用在“流”上。现在看来,治雾霾确实不缺花钱的地方:一台机器近百万,多买几台就能把钱花出去。不过,至于治理雾霾的效果到底如何,靠谱的专家说了,“其只能在短时间内减少空气中大颗粒的浓度,但对PM2.5的作用则微乎其微。”

 

雾霾已然成为公敌。政府除雾霾是责任之举。但是,如何治理却体现了各地政府的治理水平。但是,看看当下我国除雾霾的那些奇葩招,部分地方政府和单位的治理水平还真不能让人恭维。人造龙卷龙、建城市风道、防雾霾操、铺地毯防尘……似乎就差在西伯利亚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吹风机了。

 

治理雾霾,基本的常识都摆在那里:摒弃落后的产能,减少有害的GDP,出台严厉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减少城市里的工地减少扬尘,控制汽车数量,等等。然而,如果地方政府舍不得那些给力的GDP,无法割掉污染企业对财政收入的数字贡献,权力和官员被政绩的雾霾笼罩,则常识就会错位。剩下的,似乎就永远是老百姓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的“剑走偏锋”了。

 

载现代金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