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公经费减少35%”不是终点

(2014-03-07 09:14:18)
标签:

力度

路径

制度

花销

工作报告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三公经费减少35%”之后的期待

“三公经费减少35%”不是终点

济北南

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向全国人大作《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指出,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严格执行“约法三章”。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35%,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此外,中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一般性支出压减5%。(3月6日新华社)

 

新一届中央政府的第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拥有了许多“克强范儿”。有网络媒体以“报告中‘最具克强范儿’的十句话”来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总结和概括。应该说,“克强范儿”是一个总的特征描述,具体到一些数字方面,也着实有不少地方可圈可点、可赞可叹。比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看到了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35%这样一个卓著的成绩。

 

中央机关“三公”经费减少35%,为政府省下了真金白银,是实实在在的好事。一者,公共财政来源于纳税人,这体现了对纳税人血汗钱的尊重;二者,降低“三公”经费,能够为政府赢得公信力;三者,中央政府完全可以把省下来的钱用到民生如教育、医疗和公共设施的建立与完善方面,老百姓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四者,这也是在保护官员,有的“三公”问题也涉及贪污腐败问题,这会让公务员更具有的两袖清风的气质。

 

但是,“三公”经费减少35%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而事实上,“三公”经费的降低永远没有终点可言。至少,我们还会有这样的期待:单纯从数值上讲,这个35%断然不是触底的数字,就是在“八项规定”实施之后,媒体报道出官员出入高档酒店进行消费的情况仍然不在少数。而纪检部门通过明查暗访,也曝光了许多涉及“三公”消费的问题。那么,2014年的“三公”消费降幅,公众仍然有所期待。

 

从范围上讲,这仅仅是中央机关的一个数字,对比而言,省级政府就逊色了许多,只有26%,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省级政府还有巨大潜力?另外,基层百姓更期待,从他们的镇政府、县政府到市政府,这些地方政府部门是不是也应该在“三公”的花销方面向中央政府减少的35%看齐。要知道,35%不是一个绝对数值,而是一个比例数值,相信只要有勒紧裤腰带的勇气和魄力,这个目标并不难实现。那么,从省到市,从县区到乡,是不是都该研究一下自己这一级行政机关到底还有哪些可以压缩开支的空间?

 

遏制“三公”消费问题,根本的路径似乎再为清晰不过。一方面,“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活动、政府“约法三章”等活动和禁令起到了很好效果,另一方面,中央各部门最近几年也把自己的“三公”经费晒到了网上。这显然既包括上级政府部门的监督,也包括老百姓的监督。两种监督的合力,才得以使“三公”经费大幅降低。对照来看,省级及以下层级的政府部门公开“三公”消费的账目情况,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挖潜节约“三公”消费,不仅仅要体现在数字上,更要体现在制度监督上。中央各机关要把“三公”消费的账目列得更加明白、细致,更加通俗易懂——要知道社科院最近发布的“透明指数”排行榜中,中央各机关在透明建设方面的及格率仅有18.5%;而没有做到“三公”消费公开的一定要尽快公开,不能公开的,要加大问责力度。

 

载《广州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