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工荒”是对“权益荒”的无声抗议

(2014-02-13 08:38:01)
标签:

代工

本质

事实

全省

许多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用工荒”是对“权益荒”的无声抗议

王传涛

春节长假刚过,大批务工人员陆续返岗。记者从广州、中山、珠海、江门等珠三角城市这几天出现的招聘情况发现,季节性缺工,正成为很多企业遭遇的共同难题。为此,企业之间相互打起“抢人战”。不少企业为招到人下足了功夫:提薪、改善环境,甚至送股份……不过不少应聘者找工作仍比较“挑”。澳门某大型建筑公司招聘信息显示,地盘施工员月薪达2万澳门币(约1.5万元人民币)。(212日《新快报》)

 

“用工荒”,是一种季节病,在每年春节之后定期发作。但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都并没有找到治疗此病的良方。有数据显示,仅广州一市,在春节之后的用工缺口就能达到12.33万,而整个广东省预计缺口在100万人以上;湖北省全省预计用工缺口达到60万人。不仅仅是广东和湖北,整个中东部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用工荒。就连我老家小县城的一些工厂,也在元霄灯会现场打出了“大量招工”的标语——“用工荒”这是要成为元宵节期间华夏大地的新文化吗?

 

这里的“用工荒”,必须要区别于大学生就业难。一厢是大量地区出现“用工荒”,一厢是700多万大学生出现就业难,这如何解释?其实,在笔者看来,这种倒挂现象并不存在矛盾和冲突。因为起点不一,要求不一,对于工资薪水和福利待遇的预期也就不一,大学生对工作的要求会明显高于农民工,两者属于不同的工作层级,不可同日而语。而且,春节和春运对于职工不稳定的劳动密集产业而言,非常容易受到“乡愁”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春节之后,而大学生就业季是出现在夏秋之际。

 

根本性的问题在于,在故有的产业模式以及劳资关系模式下,我国劳动者对之前从事的劳动失去了基本的兴趣。长期以来,我们建立了一个依托世界贸易、面向全球市场的加工型经济结构,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丰腴的剩余价值,迅速让我国成为全球劳动密集型的首选地。应该说,在过去二三十年时间里,没有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能有我国劳动者这般廉价实惠。而国人易于满足、吃苦耐劳的所谓传统道德,也在这样一个不利于权益保障的劳资关系中派发了用场。

 

劳动者正在觉醒。这不仅仅是《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必然结果,也是人发自灵魂深处的一种利益渴望。没有人,愿意成为肉体机器。而且,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长壮大。他们拥有独立的判断,拥有权利意识,希望企业能够为自己购买五险一金,希望自己所在的企业和公司能给自己提高一个可以预期的升职空间,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稳定,能够养家糊口、安居乐业。他们拒绝做卓别林在《摩登时代》里所扮演的生产线工人,不想成为木偶,他们看重自己的前途,他们希望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一言以蔽之,“用工荒”,在本质上是一种“权益荒”。因此,破解“用工荒”难题的最主要方法便是提高“中国工人”的各方面权益。企业要为他们提高工资水平,要为他们购买各种保险,更要为他们提供上升和发展的机会,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还应该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让职工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所有这一切,都为了让他们有尊严的活着——既要让他们吃到面包,又要让他们拥有爱情。

 

作为政府部门,更需要淘汰落后的加工产业或是代工产业。尽快变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真正的创新产业。笔者认为,所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以剥夺劳动者的权益为代价,在现在这个讲究体面、尊严和权利的时代里,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此背道而驰。事实上,“用工荒”正是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无声抗议和“用脚投票”。

 

发表于《北京青年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