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燃烟花爆竹,城市已无需再等
(2014-02-07 10:45:19)
标签:
绿色方米语境电视机老百姓杂谈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禁燃烟花爆竹,城市已无需再等
王传涛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今日向媒体通报,受不利气象条件及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影响,1月30日(农历除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及中西部部分城市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有68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6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2月2日中国新闻网)
春节期间出现68个城市重度污染,对公众而言,已经早有预期。而且,天气预报也相当知趣,笔者所在地方的天气预报员说,“初步估计,从除夕到大年初四,都将会是非常严重的雾霾天气。”虽然天气预报不准已经成为常态,但是雾霾这件事上,似乎从来没有不准过。而打开手机里的天气软件,关于雾霾的各种预警也让人心惊胆战——连续两天,笔者所在小城的PM2.5含量均达到爆表。
这个春节再一次证明,燃放烟花爆竹,严重加剧大气污染。准确的数据是,31日1:00时,
或许有人会说,上推15年,家家户户燃放烟花爆竹,而且,似乎比现在燃放的还要多,那个时候也没见什么雾霾,也不知道PM2.5。所以,燃放烟花爆竹不是造成雾霾的最主要原因。这样说当然是在理的。北方的集体供暖,前几年大量上马的化工产业,激增的汽车数量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有毒尾气,工地里的扬尘,甚至包括我国的烹饪方法,都是PM2.5的元凶。但是,笔者要说的是,至少是在春节前后这一段时间,燃放烟花爆竹是造成雾霾的最主要原因。事实很清楚,大量的工厂、企业和工地,都已经在春节停工,按理说,这几天应该出现蓝天至少是轻度污染才对。
还有人会说,不放烟花爆竹,就感觉不到年味。笔者也非常认同这一点,而且,从小到大,我也是非常喜欢点炮仗的。除夕晚上吃水饺前,我要点鞭炮;看春节之前,我还要放烟花。但是,说到底,烟花爆竹不过只是过年的一个载体,是年味寄托的一种形式。我们过年,最主要的绝对不是放鞭炮,而是全家人在一起吃水饺。就像我们看春晚,我们不是看春晚里的节目有多精彩,或是有多恶心,也不是看里面的魔术多么像小品,小品多么像诗歌朗诵,歌舞多么像体操,而是全家人能够坐在一台电视机之前,享受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
当习俗遇到现代文明,一定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火花。燃放烟花爆竹,作为一项延续了一年余年的习俗,已经根植于百姓的心中,甚至已经融入了国人的血液里。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总有一些习俗会慢慢成为“恶习”。而这些“恶习”,终究是要被“革命”的。燃放烟花爆竹,在过去,可能是一个好的习俗,或者是一个不好不坏的习俗,但是,在PM2.5经常性笼罩25个以上省份、有几个城市经常性爆表、老百姓已经将雾霾天气列入生活一部分的语境里,燃放烟花爆竹就完全是一个“恶习”。
习俗,让位于现代文明,然后产生新的习俗——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任谁也不能否认和改变。不破旧,便无以立新。对待旧的习俗,不能因为它是传统而不去改变,也不能因为公众不能很快适应而投鼠忌器。你看,殡葬业里的火化,就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燃放烟花爆竹作为新的“恶习”,也应该及时被禁止。
周杰伦有一首带有“中国风”特色的歌曲叫《烟花易冷》。我想,此歌正好可以成为我们戒掉烟花爆竹之瘾的一个劝慰——整个社会,不妨让烟花冷下来,过真正的绿色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