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英语”的衰败与“疯狂学英语”的持续
(2013-12-16 13:00:54)
标签:
营销手段社会力气风格女员工杂谈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疯狂英语”的衰败与“疯狂学英语”的持续
王传涛
12月7日,李阳在广州疯狂英语基地开办了他的“演讲实战特训营”。大约有60人参加,学费为19800元。李阳是训练营的主讲,演讲的风格是他一如既往的疯狂和亢奋。演讲训练营还是充斥着李阳的成功学,这次不同的是,课程结束后,一部分人成了他的安利直销员。(12月15日《新京报》)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现在的李阳及疯狂英语,已经显示出了非常明显的衰败迹象,而他转行投向安利营销的消息,也一步一步得到了证实,这也再次印证了这句话的科学性。李阳,就像是《无人区》里的律师潘肖,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能够有幸“上头条”。李阳对此也豪不避讳,并在自己的微博中自豪的宣称“找到了归宿”。
疯狂英语的创使人李阳转行,毁了太多的“三观”——这让那些信奉疯狂英语学习法的人情何以堪!要知道,曾经的李阳成就了太多太多的神话:他是一位能站在春晚舞台上讲英语的老师;以他的创业故事拍成了纪录片,能够在国外的电影节上拿大奖;甚至于直到2012年,国产电影仍然有《中国合伙人》这样以英语培训为题材的作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市场经济中,所有的产业都必须要面对这种残酷的新陈代谢。事实上,当下没有任何一个产业可以使用“一招鲜”的本领完全占领市场,如果经营者没有“学高为师,身正是范”的道德资本,再宏伟的大厦,也可能会陷入崩盘。再者,教育培训产业的大老板们,首先应该是一位具有高尚品格的教师。在这一点上,李阳有些失败。李阳的家暴丑闻,加剧了疯狂英语的衰败。去年6月份,家暴事件缠身的李阳在南京的演讲遭到反家暴人士的抗议……这样的例子在山木培训老板宋山木身上,也得到了印证。宋山木,作为春晚观众席上的钉子户,自从陷入“猥亵女员工”丑闻后,“山木培训”的市场份额也已大幅减少。
浮华退去,城市和人们的心灵都要归于寂静;疯狂过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以平静的态度去生活和工作。这才发现,所谓的疯狂不过是一时的冲动。虽然我们也会在那样一个氛围下跟着李阳摆着夸张的POSE,用尽全身的气力去读一个单词的发言,但是,李阳的疯狂英语不过是一种营销手段。这与中国的国际化没有关系,与学好英语也没有关系,只与李阳的疯狂英语产业有关系。直到李阳加入了安利,我们才能更加清楚,疯狂本身就是一种营销的策略和手段。
悲剧是,疯狂英语衰败了,但全民学英语的形势并没有丝毫的减弱——李阳产业的下滑,并不能代表整个英语培训市场的萎缩,更不能证明国人重视国语的程度已经超过了重视英语的程度。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那些要晋职称的体制内之人,都还要继续疯狂的学习外语。尤其是当北京传来英语总分被降至100分、江苏传来英语总分不再计入高考总分之时,我们更要反思:整个民族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大的力气学英语?
要求全民学英语的体制,就好比是宇宙苍穹,李阳就好比是这个苍穹中的一颗流星。他利用了“全民学英语”这样一个机遇成为标准的投机商人。而只有打破这样一个要求全民学英语的体制,社会中才不会出现“疯狂的培训产业”。我们的学习,才会更加具有自主性,才能更加理性、更加科学、更加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