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资比县长高”应该成为收入分配常态

(2013-07-17 15:12:40)
标签:

可操作性

身价

老百姓

四川省

角度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工资比县长高”算是什么标准

“工资比县长高”应该成为收入分配常态

王传涛

一年前,四川达州宣汉县试点招聘四川首批聘任制公务员,还在华西都市报上刊登了招聘公告。随后刘文宣等四人以“四川省首批聘任制公务员”的身份到宣汉开始了新的工作。其中,有两人的年薪可以达到16万,比当地县长工资还高。日前,四川首批试点的聘任制公务员届满一年,刘文宣、蒋德元、张文茜和王异这四名四川省目前为止仅有的聘任制公务员迎来考核。(7月16日《华西都市报》)

 

聘任制公务员工资高的问题,已经并不新闻。如北京、上海等宣布实施公务员聘任制的几个大城市中,年薪20万以上的岗位并不在少数。因此,从某个角度讲,年薪16万的聘任制公务员也并不算是“木秀于林”。我们也不应该质疑这种现象算不算权力的自肥。

 

倒是对一句“工资比县长高”的话语,引起了公众和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在一个县域之内,是不是县长县委书记的工资就一定是官场之中最高的呢?大部分地区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官场之中,工资拿多拿少的唯一依据就是行政级别:科级干部有科级的工资和补贴;处级干部有处级干部的工资等级……在官场之中,如果想拿高工资,方法和路径只有一个——使劲往上爬,爬得越高越好。因此,在一个县里,县长的工资就是最高的。

 

可是,当下社会被称作是市场经济。中央精神早在三十年前都说了“按劳分配”,而不是“按等级分配”。只是有一个问题让我们一直不能理解——“按劳分配”喊了这么多年,我们身边的主流体制内部尤其是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里,却真没见有多少“按劳分配”的事实,基本全部呈现“领导拿得多,职工拿得少”的倒金字塔格局。

 

“工资比县长高”,也在这种语境之下引来了大家的惊呼。其实,“工资比县长高”本应就是一个合理的、正常的现象,只是这种现象离我们太远,让我们忽略了其合理性。因此,四川省这几位拿着比县长还高的工资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收入问题上,并没有什么不合理性。相反,这个现象还还原了一个基本常识——县长的工资,从来都不是“神马”标准。

 

收入分配改革只有敢于打破旧的传统,渐渐实现真正的多元化,才会打破官本位体制,才会让社会看到知识和技术的力量,推动更多的人去学知识和技术,才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创新,才会变“权力经济社会”为“知识经济社会”。公务员的工资机制,同样也应该按多种分配原则进行分配。比如,技术人员、有专业注册证的人员、有专长的人员都应该在死板的体制性分配制度里,分得合乎“身价”的一杯羹。

 

在官场体制之中,“工资比县长高”,是再正常不过的工资分配机制。其实,作为纳税人,我们从来都不怕有的人的工资拿得比县长和县委书记甚至是市长市委书记高,我们只希望,无论公务员工资是高是低,都应该让老百姓看得见,即实现工资的透明化。同样,只有在透明的体制里,打破按官级发工资才会有真正的可操作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