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行政化让奢侈的“足球自治”梦想靠近现实
(2013-07-12 10:15:17)
标签:
余地轨道梦想有一点消息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足协去行政化是尊重了竞技体育规律
脱离体育总局与奢侈的“足球自治”梦想
去行政化让奢侈的“足球自治”梦想靠近现实
王传涛
卡马乔下课、部分国脚被封杀、改组国家队管理层,这就是“1比5”的后果,目前看可谓严厉,但这“三把火”只是小儿科。本周,中国足协传来更加震撼的消息:足协将从体育总局中剥离,彻底放权中国足协管理中国足球,实现真正的管办分离。“这是中国足球最大的利好消息。”一名足协人士很是感慨:“1比5的学费总算没有白交。”(7月11日《足球报》)
足协要脱离体育总局了——在中国足球处于历史最低谷的现在,看到这样一个消息,犹如看到一个病重之人找到了奇门解药。足协去行政化或者说完全协会化,是多年以来中国足球界内部许多人士和众多球迷的共同心声。虽然对于中国足协内部的官员而言,这种改革可能会意味着剥夺一些人手中的权力,阻力定然不小,但是,无论从足球本身的规律讲,还是从世界各国对于足球的管理趋势讲,足协去行政化都是迎合竞技体育自身发展规律的表现。作为球迷,应该对中国足协的去行政化有所期待。
中国足协,从来都是一个怪胎。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这个名为“协会”的领导人员,往往由带有一定官衔的官员“空降”上任。而无论是亚足联,还是国际足联,都是官方色彩极淡的民间化组织,中国足协在管理方式上,与世界足球管理方式完全格格不入。正因为如此,“笔杆子”出身的谢亚龙和玩水出身的韦迪才得以上任,并不出意料地在任之后表演了许多“弱智动作”。中国足球这些年来,一直用悲剧的方式重复验证着这样一个世人皆知的简单道理——不会踢球、不懂越位的人,从来就不可能管好足球。而足协跟卡马乔签的“中国足球无论怎么输都能保证卡马乔的收入”的弱智合同,更有种“让全世界的猪都笑了”的强大能量。
去年4月份,中国足球界完成了“最后的审判”。该进去的都进去了,该判刑的都判刑了。但是,司法的归司法,规律的规律。让那些贪官污吏们进入监狱,只能起到弘扬正气、激浊扬清的作用,而没有让足球规律回归到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之上。换言之,中国足球“打黑除赌”,仅仅是一个“惩前”的过程,但对于“毖后”以及足球的崛起,还有很远的距离。而首要的问题是需要建立一个健康的足球管理体制,这个体制,显然不能是问题多多的管办不分体制,更不能是好大喜功的行政足球——中国足球应该回归正常,回到足球本来应该在的轨道上去。
足球需要自治,足球管理体制需要彻底的市场化、协会化改革。这一点早已被足球界包括足协内部的官员认识到。早在去年1月份,中国足球召开的新一期 “足代会”上中国足协通过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议案——中国足球管办分离。可以肯定,倘若中国足球管办不分、官办色彩浓重的土壤一天不改变,体制沉疴就会永远存在。行政足球、行政体育只会让足球变味——体育局或足协的官员可以决定谁进国家队,可以决定谁成为主教练,甚至可以决定哪个俱乐部成为联赛冠军。
足球不是靠权力喊一喊口号,多投入几个钱就能解决的问题。举重、体操、乒乓球、跳水都可以,但是足球有自己的规律,有自己的环境,有自己的竞技原则,需要超高的足球理念,足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高技术含量的体育运动,权力的干预有时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还有反作用。而只有市场化的足球和协会化的管理组织才会比官办足球更有活力,就像市场经济之于计划经济。
当然了,对于一项一直被行政权力垄断的体育运动项目而言,去行政化、市场化改革到底到达到什么程度,笔者并不敢进行太多的想象。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体育运动只有去行政化,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和大众,体育运动才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才会找到自身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