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上信访要用真诚培养自己的“信徒”

(2013-07-02 09:51:08)
标签:

粉丝

给力

邮箱

好处

工作人员

网上信访要用真诚培养自己的“信徒”

王传涛

71起,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网上投诉全面放开。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合法范围内,只要你能够想到的都可以投诉。” 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强调,全面放开投诉受理内容是大势所趋、形势所需。要认真办理网上信访诉求、意见和建议,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71《南京日报》)

 

信息化时代里,我国信访工作终于开启了“网上信访”的新历程。细细说来,“网上信访”,之于现实的上访,至少有以下两个好处。一是,假如“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的承诺真能实现,则对于公众诉求的上传与下达,则可谓开辟了一条最为便捷的道路,之于网民,在电脑前打字就能完成信访,既省钱又省力;二是,更关键的是,因为网络的发达,网上的信访工作能够从根本上避免“截访”、“拦访”等现象的发生,既少了舟车劳顿,还让“民意直通北京”的梦想照进现实。

 

优点多多,国家信访局的官员又信心满满,作为无处申冤的底层公众,则也没有理由对信访工作“老是不信”。每一位网民,不妨从现在开始,点一点鼠标,把国家信访局的网站收入到自己常用的收藏夹之中,从而让国家信访局的网站成为我们经常去“遛弯”和“观摩”的地方。若有什么诉求,不妨敲上文字,表达自己的声音。

 

曾有这样一种观点:信访制度的存在,本身就是公众“不信法”、“只信官”的表现。其实不然。在笔者看来,法律并非万能,如果一种体制机制能够承担起倾听民意民声、帮助公众解决问题的任务,并且,我们的每一件信访都能得到合理的回复,则对于公众而言,也算是一种幸事。只要公众和网友按照《信访条例》文明上访,国家信访部门的工作人员认真履职,相信加入收藏夹的“国家信访局网站”就不会成为“僵尸网站”。

 

有媒体评论称,网上信访要像网购一样方便。这样的企盼,可谓切中要害。相较之于网购,我们的网上信访,更要注重“流程透明化”、“高效化”,要以网友的利益为最为核心的利益,要将“货物”完完整整地送到网友的手中,然后让网友最后签收,甚至也让要网友填一填满意度调查。在对网店的评议过程之中,没有“水军”,没有“恶评”和“无端攻击”,只有公平正义的环境;网民们不再低三下四,信访部门要完成好公仆的角色。

 

然而,信访工作本身存在的体制性问题,永远是绕不过去的坎儿。一者,信访局没有强大的权力制衡能力,信访局只是政府的一个部门,这无法从根本上完成对平级和上级单位的制约,信访很像是一个怪胎,甚至有这样一个可能——网上信访,很可能像前几年兴起的“市长热线”和“市长邮箱”,投诉是投诉、回复是回复,而问题还仍然是那些问题;二者,信访本身需要有问责、考核,对于信访工作中发现的行政问题,政府有没有魄力来追问当事官员,则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也直接决定着信访工作的实效。

 

每一位网民,都应该成为信访工作的信徒。但前提是,“网上信访”工作要确实给力。这需要网民将国家信访局的网站收入收藏夹,更需要整个国家的信访工作做到公众和网友的心坎里去,从而建设起“网上信访”制度的公信力,培养“网上信访”的铁杆粉丝——信访制度的“信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