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地考试”,成绩打垮了的学生尊严
(2013-04-03 11:02:38)
标签:
方式标语乡村小学根本酷暑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趴地考试”,成绩打垮了的学生尊严
王传涛
安徽省涡阳县花沟镇晨曦小学,为了防止学生在月考时作弊,竟让学生到室外考试。因为室外没有课桌椅,部分学生要么趴在地上,要么席地而坐参加考试。考试分上下午,各90分钟。涡阳县教育局表示,学校出现这样的事情,让人看了很寒心。教育局负责民办教育的具体科室工作人员立即赶赴该校,对具体情况展开调查。(4月2日《江淮晨刊》)
“趴地考试”的场景,让人震惊。一者,我们可怜孩子们的身体,考试没有考场,没有课桌,在露天下进行考试,如果是下雨天怎么办,如果是严寒酷暑怎么办;二者,我们可怜孩子们的恶劣的教育环境,给人最突兀的印象是,一所没有设施的学校,竟然和其他学校一样无论有没有条件,都要组织进行月考,学校对于成绩的追逐以及对于硬件设施的漠视,让人错愕。
首先要问的问题是,一所镇级的小学,何以还要月考?别的省份我不清楚,在笔者所在的山东省,自2008年始,省教育厅已经明令禁止小学生月考,并且不允许老师在学生之间进行学习成绩的评比,在教室里不能公开张贴学生的成绩单。看来,对于这所乡村小学而言,有考场和课桌要考试,没有考场和课桌也要组织考试。而且是月月考试。这再次证明,考试,在教育的世界里大于一切的价值。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了——在我们祖国的辽阔疆土上,无论学校是否有资源,是贫是富,能不能给老师开得起工资,所有的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那就是不顾一切组织考试,不顾一切的进行评比。打着为了学生好,为了学生的前途着想的崇高教育目的,用考试的方法来扼杀孩子的童年与快乐,甚至是自尊和尊严。对趴在地上考试的孩子,他们或许认为考试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但是站在“受教育权”的角度论,“受教育权”绝不能在失去尊严的情况下被赋予。
我们注意到,许多学校里都有这样的标语,“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然而,苦孩子、穷教育早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学校教学楼比不上政府办公楼、校车比不上公务用车、学生要自搬书桌去上学等事例,在这样一个标语治国的社会里,比比皆是,令人寒心。
据了解,当地教育局正在研究对该民办学校的处理意见。然而,在笔者看来,无论是民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能办起学校来本身就应该得到教育局和县政府的支持。政府没有理由不给这样的乡村小学提供课桌,只要权力和官员能够在三公消费中稍稍挤出一点点油水,给孩子们建宽敞明亮的教育、配备统一的课桌,相信根本就不是个问题。而作为学校一方,既然条件不允许,就不应当让孩子们以如此野蛮的考试方式进行自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