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买票消失”,一种穿越了的政绩
(2013-01-23 11:50:49)
标签:
诚意缺陷农业文明漏洞逻辑杂谈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排队买票消失”,一种穿越了的政绩
王传涛
铁道部运输局营运部副主任卫瑞明近日表示,全国铁路售票业务正常,新一代客票系统运行比较平稳,旅客过去最头疼的在车站窗口和售票点彻夜排长队买票现象基本没有了,旅客购票环境和舒适度有了改观。据悉,各种售票方式售出车票的比例为:互联网售票占35.9%,电话订票占7.5%,人工窗口占52.1%,自动售票机占4.5%。( 1月22日新华网)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先听哪一个?先听好的吧。好消息是,再也看不到彻夜排队买票的壮观、壮烈景象了,回家过年的人,再也不用为了买到一两张回家的车票而彻夜奋战在售票大厅了;坏消息是,现在人人都上12306,并且下载各种“抢票神器”,如果你OUT到不会用网络,不会注册网站,不会对12306刷屏,那么你将面临“没队可排”和“没票可买”的问题。
可是,在铁道部官员的理念中,消除“排队买票”确实是一件可以摆上桌面的政绩。你看,老百姓不用带着铺盖卷出门去售票大厅了,不用熬夜了,不用受冷挨冻了,坐在家中点击鼠标就完全可以实现购票了。但是,对于铁道部而言,消除“排队买票”现象,绝不是建立一个“自己傻就怨别人太聪明”的购票网站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而本质性问题还有两个。
一是,购票难现象消除了吗?据了解,12306日点击人次约为15.1亿,高峰时,每秒至少有20万人同时登录或在线,这造成了“网络堵车”,或者说,大家已经不在大厅排队了,而是到了网络上排队。近日,“记者在12306刷屏四小时购票失败,最终还是要求助于黄牛党”的报道,就引起过公众的共鸣。而那些用了抢票软件的人,虽然有幸抢到了票,但这些软件却正在面临着被禁用的问题。有人说,抢票软件在事实上,是在帮助购票人在插队,但在笔者看来,抢票软件绝不是购票难的替罪羊。购票难的真正原因在于12306网站设计本身存在巨大的漏洞。
二是,不会用网络的人与会用网络乃至会用“抢票神器”的人,拥有公平的购票机会了吗?这当然是一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命题。会上网的人,不能因为拥有了某种新技能就应该更容易得到票;而没有条件上网和不会上网的广大农民工,也不应该因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缺陷,失去得到票的机会。对于这其中的公平问题,铁道部应该有一个权衡。12306网站的推出,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要让面对电脑屏幕的购票者和站在售票大厅里的购票者,拥有同等的机会和公平的权利。
在12306时代,大谈“消除排队买票”现象的快感,就如同把工业文明拿去PK农业文明,而全然看不到当下所谓工业文明的缺陷与问题。这是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胜利法,是一码不对一码的自我表彰,是一种穿越回从前的功绩表述,也是对现实问题的回避。然而,就是这种陷于粗暴逻辑的政绩满足感,对于铁道部官员而言,仍然乐此不疲——这远远比“买票难”问题得不到解决,更加难以让人理解。
现实之中,售票大厅里没有了排队现象,不等于在12306网站的登陆过程中没有了排队现象。事实上,所有的购票者,一直都在排队,只不过换了一种排队的形式——从现实社会走进了虚拟网络。更需要明确的是,12306的流量瓶颈问题并不能称得上是一个问题,有数据显示,12306的访问量瓶颈对于“天猫网”访问量而言,只是非常稀松平常的小问题。足以见得,垄断经营体制下的售票网站并不如商业网站一样有诚意,垄断造就了排队,也造就了购票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