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人接听的区长热线与放不下身段的权力

(2012-12-28 09:20:31)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那些以市长、区长、县长命名的所谓热线

无人接听的区长热线与放不下身段的权力

王传涛

26日,广州市越秀区区长王焕清做客广州电视台节目“行风面对面”,面对市民投诉请市民打区长热线。谁知,这时主持人“突袭”,建议现场拨打区长热线。于是,第一个号码响铃一分钟没人接,第二个号码是空号。这让在场的王焕清区长有些尴尬。(《南方都市报》 1227

 

上电视并不一定都是光鲜事,有时候,还会让人遇到一些在日常生活中遇不到的尴尬。尤其是直播节目。近日,武汉市和温州市的官员,已经用“大汗淋漓”的亲身经历阐释了官员上电视的不习惯。但是,公共人物尤其是官员不能绝缘于公共媒体,官员上电视,尤其是上直播电视节目,是一种趋势。可话再说回来,上电视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至少要掩饰尴尬和立即道歉的准备。

 

这一次,让区长同志尴尬是无人接听或是被告知空号的区长热线。无论是无人接听,还是被告知空号,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两部电话,几近荒废。而荒废的原因,无非是公信力下降,老百姓不愿意打,或是打了也白打,而负责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也不愿意接听,或是,接听了也感觉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老百姓不信任区长热线,工作人员也不相信区长热线,无人关注必然会导致荒废。就像一些无人打理的政府网站,即便是几年不更新内容,或是中了病毒,也很少有人发现。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些以市长、区长、县长命名的热线电话,接线员是谁?将具体工作移交到各职能部门的是谁?如果不是被俗称为父母官的市长、区长或县长,那么,这些电话为什么要将名字命名成“市长热线”、“区长热线”或是“县长热线”呢?想来想去,原因无非有两个:一是,如果这些热线不以行政一把手的职位命名,可能更起不起应有的协调作用;二是,别的地方都有这种“招牌热线”,作用力几何先放在一边,至少得设立这些热线。

 

笔者也曾遇到过一些问题,求助过市长热线和县长热线。比如说,小区里经常性停暖,而且,家里的温度没有超过20度,我就打过市长热线。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声音甜蜜,态度谦卑,言语客气,像电信服务商的工作人员。可下次小区停暖,我再次致电时,他们却说只负责将问题转交或是反馈给当地职能部门,至于是如何处理和解决的,好像也比较无奈。

 

必须承认的现实是,热线也仅仅是热线。它不是权力制衡的产物,对各职能部门起不到应有的制约作用,也不是市长、区长和县长的个人专线。就算是一些能打通、服务态度良好的专线,也正在成为当地政府的一个形象工程。在部门的设置上,越来越像是一个负责接访的职能部门。可是,仅以市长、区长、县长命名的电话,或是起一个更拉风的名字,未必就能把公共服务领域中的所有事情都办好。

 

公共服务是一项十分细致又十分繁杂的工作。只有权力真心放下身段,以谦卑的姿态,迎接每一位反映问题的市民,才可能把问题解决好。在设置电话热线时,如果当下的权力运行体制,不能把权力的傲慢消除,所谓的市长、县长、区长热线也总会有无人接听或是成为空号的一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