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言讲故事,一次有诚意的心灵独白

(2012-12-10 10:55:00)
标签:

方式

于莫言

社会

记忆

中国农村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莫言讲故事,一次有诚意的心灵独白

王传涛

莫言在众目睽睽下,发表了诺贝尔文学奖演说。对于许多国人而言,之所以关注莫言的演讲,是想关注莫言这样一位成功的作家,能否在他的演讲中论述清楚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时代的关系,更希望能够读懂莫言作为一名文人对于当下中国的观点和意见。除了这些,许多国人也想看一看莫言的演讲水平和演讲稿的文字水平……然而,过多地期待,最终却变成了一场看似平淡无华的“故事会”。对此,许多人表示,莫言的演讲像小学生水平。

 

关于莫言个人与社会、国家和时代的关系,在先前接受采访时,莫言曾说到“诺贝尔文学奖从来都是颁给一个作家,而不是颁给国家”。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莫言并不想把他个人的荣誉与整个社会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联系在一起,更不会在国际领奖台上慷慨激昂地说“I’m made in China”,莫言只是在讲他的故事,它的淡定从容、温文尔雅,再一次征服了许多人。至于“像小学生水平”,在笔者看来,则是一次最有诚意的心灵独白。

 

讲故事,是世界是容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事,可是,我们却不能把它原汁原味的表述给他人,无论用语言,还是用文字。至少,这是非常难的事。更没有像莫言那样把这些动听的能够催人反省的故事,讲给整个社会听。然而,这就是文学,这就是众多文学体例的一种。

 

有这样一则消息,或许可以拿来与莫言的演讲作比较。 129《武汉晚报》报道,8日,“爱我江城”中学生演讲比赛在武汉市举行,许多学生从多个方面引经据典,文采飞扬,其思想之深刻、视野之宽广、知识储备之丰富、措辞之成熟,一点儿也不像是十几岁的人,连现场专家都觉得很意外。观众们则说,他们更愿意听“童言童语”。大隐隐于市,表面上的那些看似深刻的思想、广博的知识、华丽的辞藻,并不能代表文学功底的高低。有些时候,一些微小的故事,更能打动人。

 

在莫言的演讲中,“目睹母亲被打”、“给乞丐饺子”、“多收了老人一毛钱”等故事,都与母亲有关,虽然朴实无华,但却也有人性的光辉。而“报告同学没有哭”中对于“表演时代”的憎恶,对“顶撞上级军官之后的洋洋得意”的反思,更能反映莫言对于过去时代的一些想法看法。虽然莫言没有直接给出结论,但这就是文学。创作者的任务是把故事告诉大家,而读者得出什么样的答案,则在于读者自己。

 

每个人都有记忆。有记忆,就会有故事。个人记忆、家庭记忆、社会记忆、时代记忆……这些都是记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故事的人、讲故事的人。莫言的演讲,只是把他的记忆说了出来。而他的文学作品,则是个人记忆的延伸版。莫言用“奶奶的故事”写成了《红高粱》,用他能经历过的中国农村社会近50年的记忆与社会变迁史通过“西门闹”的转世轮回写成了《生死疲劳》,用母亲及东北乡其他母亲的经历写成了《丰乳肥臀》。

 

莫言在演讲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莫言通过讲故事,登顶诺贝尔文学奖,也通过讲故事,完成了他的诺贝尔文学奖演讲。这是属于莫言的方式,其实也是最真诚的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