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绩依赖症”比“造湖运动”更可怕

(2012-09-05 08:18:51)
标签:

西安

八水绕长安

政绩

依赖症

运动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比“造湖运动”更可怕的是背后的政绩依赖

“政绩依赖症”比“造湖运动”更可怕

王传涛

今年8月前,西安称将建设和改造“八水九湖”,8月中旬跃升为“28湖”。位于西安东郊的雁鸣湖,是西安近年开挖的一条人工湖,水域面积超千亩,目前,该湖整体修建尚未完工,但周边已房产林立,且房价不菲。极度缺水之地,却想打造成八水滋润的国际化大都市。怎么办?十三朝古都西安给出的答案是:引水、修河、造湖。(《东方早报》94日)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十三个朝代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当代可能就要解决了——不久之后,我们很可能会看到另外一个西安,或叫“湖泊之都”,或叫“中国西部的威尼斯”。这好像是好事,可是,从8月前的“八水九湖”到8月中旬的“28湖”,我们不仅看到了政府决策的“高效率”,更看到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政绩冲动。

 

客观来说,“造湖运动”本身不是坏事。西安是西部城市,自然条件是干旱少雨。可是,在历史上,西安并非如此。自汉代起,西安就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西安在汉唐盛世期间,正是水草丰美时,不缺水,也不缺湖。因此,我们也可以将西安的“造湖运动”看作是向历史致敬。再者,从理论上讲,南水北调都可以成立并施工,在西安改造出“28湖”,似乎也不是问题。“人定胜天”,仍然有潜力可挖。只要政府舍得拿钱。

 

对于北方城市的居民而言,至少还有以下两个实实在在的意义:其一,“造湖运动”可以让城市变得更加漂亮,甚至还有可能助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古人说“有水则灵”,西安作为一座旅游城市,很可能会因为“28湖”而增色不少;其二,“造湖运动”形成的湖泊,是城市的天然空调,对于调节“热岛效应”,缓解城市生态压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对于生活在西安的居民而言,出门就可欣赏到南方水景,也将是一种幸福。

 

可是,当下城市的“造湖运动”并不是以达到以上两个目的为出发点的。真实的情况是,政府和官员离不开政绩,离不开形象工程,离不开造湖之后地价的升值继而政府可以将地皮卖得更贵的俗套。当下,房地产市场遇到了严厉的调控措施,各大城市的房价虽然有也上涨,但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房地产市场并没有迎来春天。对于以卖地作为主要财政来源的地方政府而言,有些“撑不住”的味道。一方面,各地政府正在积极主动地扩大投资;另一方面,各地政府也为如何“多卖一块地”而绞尽脑汁。因此,我们看到,现在热衷于造湖的城市并非西安一个。

 

权力主导的“造湖运动”,无关生态,只关乎形象工程和GDP政绩。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发出以下追问:一是,造出来的湖,到底有支撑多久,历史上的西安雨水较多,现在的西安比较干旱,引江开湖是否科学合理,此外,对于引来水的河流及其流域,会不会构成生态上的破坏;其二,从“旱城”西安到“湖城”西安,市民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比如说,人们是否能够习惯出门就有水的日子,游泳溺亡等事能够危及到这座不习惯水的城市的公共安全?其三,是否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收益是否有预期?能够避免入不敷出?

 

城市发起“造湖运动”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造湖背后“政绩依赖症”。我们一直在反对唯GDP论的政绩,可是,大家都在喊,政府官员也在喊,而政府改不掉唯GDP论的政绩考核体制,有些东西我们只能感觉无奈。这一点,远远比政府多花几个钱,造一些浩大的工程更加可怕。从这一点来看,造湖和造城,包括造新城,更包括造古城,在本质上是一样一样的。

http://news.sina.com.cn/c/2012-09-04/063925094931.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