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气象部门“过度预警”并非医治城市病的良方

(2012-07-30 10:22:39)
标签:

天气预报

宋体

城市病

黄色预警信号

雷电

杂谈

气象部门“过度预警”并非医治城市病的良方

王传涛

28日上午1025分、下午430分,北京市气象台曾连发两次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截至288点,降雨区已经影响延庆、怀柔。据官方媒体报道,2900时,北京市解除雷电黄色预警和大风蓝色预警,影响北京市的雷雨云已经明显减弱,解除雷电黄色预警信号。(人民网 729

 

北京暴雨灾害因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以至于许多人谈雨色变。而北京市北次雨灾,也成为了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发现并反思“城市病”的重要反面案例。不少城市,如上海、武汉者,都已经开始投入重资进行下水道改造和建设,建设“城市良心”。除此之外,灾难作为一所学校,还教会了许多人如何在暴雨和洪水中实现自救,如何在水中用车中枕头砸破车窗逃生……许多市民也开始学会了什么是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

 

可是,也有一个现象不得不提——在那次北京暴雨之后,气象部门却着实有些“草木皆兵”的味道,动辄就发布带有颜色有预警信息。在灾难过后,我相信这是一种好事,安全大于天,有了带有颜色的预警信息,市民们便会考虑是否出门、几点出门。可是,就近几天北京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警的情况来看,却都不怎么靠谱,还有“过度预警”的味道。

 

不靠谱的天气预警,至少会造成以下两个方面的后果。其一,造成不必要的市民恐慌。725,北京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有媒体报道,北京城在25日晚上,变成了一座“空城”,在晚上八九点时间,大街上就几乎没有了行人和车辆,对于一座国际大都市而言,这很难想象。更搞笑的是,央视新闻频道还在晚上作了“暴雨蓝色预警——我们严阵以待”为题目的暴雨直播。在广渠门附近,交警、消防还有许多部门的人员都准备着随时救险。可是,北京当晚却一滴雨也没有下。

 

其二,会损害气象部门的公信力。这样的道理就像小学课本里“狼来了”的故事。一次预警,市民们信了;两次预警,市民们信了;可是,当真正下雨的预警发布出来时,市民们可能就不信了。拿28日北京气象部门发布的雷电黄色预警来看,许多北京市民在网上就开始了报怨——天气预报,就不能报告的准确一些吗?天气预报,不能整天吓唬人吧!

 

我相信这是气象部门在一场灾难之后难以摆脱的“草木皆兵”的紧张情绪。可是,气象部门毕竟还是气象部门,科学、准确还应该是第一位的。动辄就发布带有颜色的预警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有推卸责任之嫌——预警我是发了,是不是准备出门,自己看着办吧。可是,从根本上讲,气象部门是“吃皇粮”的公共服务部门,假如在暴雨来临之前,市民们还没有慌,天气预报先慌了,那么,最终受损的还将是整个城市所有市民的公共利益。

 

气象部门“过度预警”并非医治城市病的良方。过度预警,的确可以帮助市民们提高警戒和防备之心,但是,我们更希望气象部门能发布更为准确的天气预报,既不要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恐慌,也要保护气象部门的公信力。只有这样,城市的生活才能更安全,也才能更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