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环卫工接水遭拒”引发的公民行动
(2012-07-09 20:53:16)
标签:
杂谈 |
因“环卫工接水遭拒”引发的公民行动
王传涛
7月1日上午,浙江湖州市长兴县一名环卫工人,去当地一家农业银行讨水喝遭拒,并被银行职员拉出门外。此事引发了多方关注。7月6日农业银行长兴县支行专门开通微博回应此事称,已对银行当事人做出处罚,行长带队上门道歉得到环卫工陈女士的谅解。据了解,事件发生后,长兴县的一些经营户也自发起草了“为环卫找个歇脚处”的倡议书,设置“环卫工人免费供水点”。(《都市快报》7月8日)
人最宝贵的东西,并非金钱、地位、房子和车子,而是尊严。然而,现实之中,部分社会底层群体的尊严,往往容易被其他一些群体践踏和驱逐。在浙江湖州市长兴县,一位环卫工人的尊严,在“银行接水遭拒”的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创伤。这也引起了网友的愤怒。环卫工人是城市中的美容师,然而,除了少的可怜的收入,在大街上也容易遭到别人的歧视,如此道德现状下,何谈“让人们生活的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从经营管理学角度讲,银行是商业体,即便是一杯水,也应该能够算入经营成本。银行的水“不是你想喝就能喝”,这似乎也没有什么过分之处。然而,这仍然不能成为拒绝环卫工人喝水的理由:其一,农业银行既为国有,则有公共服务的属性,为路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是社会责任的担当;其二,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做着世界上最赚钱的生意,赚着世界上最高的存贷利率差,却不能给环卫工人一杯水,显然讲不通;其三,就算环卫工人不是银行的客户,就算银行不是国有,让环卫工人喝杯水,也不过是助人为乐的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
银行的善后,还算让人满意。作为国有银行,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并登门致歉,并通过网络对此事进行说明,这远远比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丑闻时摆出一副傲慢姿态拒绝道歉、拒绝说明强得多。不过,我更关心长兴县一些经营户的自发行动——他们发起了“为环卫找个歇脚处”行动,并为环卫工人设置了免费供水点。在笔者看来,这是真正的公民行动,是来自于民间的道德建设行动。
社会过渡期,因为贫富分化严重,社会阶层之间容易出现“道德壁垒”。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之间,不同职业的从事者之间,都可能会在沟通上出现障碍。一些人会傲慢自大,鄙视周遭的一切;一些人则非常容易受到别人的冷落,甚至是遭到蔑视。应该说,这并不可怕。只要每一位社会肌体仍然持有同情之心,则用道德自救的方式来实现尊严的无差别,就不会是多难的事。这需要公民行动来发挥作用。浙江湖州市长兴县长兴县的一些经营户设置“环卫工人免费供水点”的行动,就是这样具有社会意义的公民行为。
一个公民的尊严,不是靠收入来定义和实现的,而是靠他人的尊重来实现的。社会需要更多的自发为“环卫工人免费供水点”之类的行为。解决环卫工人饮水问题,只是目的之一,更主要的,它还能告诉世人,关爱关心并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应该成为社会中流行的公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