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塌桥梁被索1500万”的五重疑问
(2012-06-28 08:50:30)
标签:
汽车白河宋体《新京报》桥梁杂谈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压塌桥梁被索1500万”的五重疑问
王传涛
2011年7月,张某驾驶一辆超载110余吨重型半挂牵引车,致使北京怀柔区白河桥垮塌。日前,张某被控交通肇事罪受审,怀柔公路分局要求牵引车车主和张某连带赔偿1500余万,张某称自己家里贫穷,没有能力赔偿。检方认为张某涉嫌交通肇事且无力赔偿,建议判刑4年至6年。(《新京报》 6月27日)
在去年,“白河桥压成W型”一事就曾引起过网友的热议。观点与论点,无非围绕以下两个话题:一,这个桥是不是豆腐渣?二,超载车辆也是“超载民生”的体现。谁也没有想到,这件事的结果是司机及车主被索赔1500余万。显然,对于这名命运悲催的司机而言,将要在背负上几辈子也还不清的债和进班房之间进行选择了。可是,这件事情却疑点重重,让司机和车主来赔偿1500余万也是很大的不公。
其一,1500余万的赔偿款,是怎么计算得来的?该桥修建于1987年,到事故发生时已经有24年的历史。那么,当时修建此桥时花了多少钱?如果要重新修建此桥,要花多少钱?如果没有这两个数字,则1500万就无理无据。而且,这还无异于将桥梁垮塌的责任全部推到了司机和车辆的身上,显然这并不合理。
其二,白河桥到底是不是一座危桥?有媒体报道,据宝山镇居民介绍,宝山大桥于2006年进行过一次桥体加固工程。但在事故之前,当地居民发现桥面有裂缝了,那么,这些裂缝是怎么来的,是不是桥梁垮塌的前兆?当地桥梁管理部门有没有认真研究过加固桥梁的事宜?如果没有,则这辆超载110余吨重型半挂牵引车就不能负全责。
其三,白河桥有没有“限高限重”?如果有,则责任主要在司机和车主,如果没有,当地交通部门就不能撇清责任。而事实上,这座桥的两头并没有任何限高限重的标识和拦路杆。在收费路桥遍地都是的情况下,这座免费的桥梁难免超负荷。
其四,超载如此严重的车辆,是怎么上路的?根据《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货车总重超过46吨不允许擅自上路,而肇事车辆总重已经超过160吨,属于严重超载非法上路。对于超载如此严重的车辆,当地交管部门应该特别重视,这不仅仅是对路桥的保护,更是对交通安全的保护。而让超重如此严重的货车登上白河桥,更能表明监管的失位。
其五,谁能回答“不超载就赔钱”的追问?“不超载就赔钱”,这是所有货运司机都心知肚明的事实,是油价过高,还是收费站过多?是行政罚款多如牛毛,还是货运这个行业本身就利润微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已经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了,治理超载也算有了法律依据,可超载还是屡禁不止,想必这也算是一个民生难题。
在诸上疑问得不到回答之前,压塌桥梁被索1500万就不尽合理。而且,我们也可以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与此事进行一些比较:三亚中院的办公楼因为装修成了一座危楼,我们可以追问,如果三亚中院办公楼装修成危楼没有责任人,为什么白河桥压垮就要把全部责任推给司机或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