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建奥地利小镇”得不到真正的城市美学
(2012-06-08 10:44:11)
标签:
哈施塔特奥地利宋体仿建城市文明杂谈 |
“仿建奥地利小镇”得不到真正的城市美学
王传涛
“五矿·哈施塔特”——中国企业和作为联合国文化遗产的奥地利小镇的“混搭体”,出现在广东惠州博罗县郊外的山坡上。种种迹象表明,由于“钱景”看好,这个“洋小镇”并不在意种种非议,“仿别人的建筑,让大家说去吧”。据了解,“五矿·哈施塔特”的投资大约为60亿元,旨在号称打造“全国首个奥地利风格的旅游独家风情小镇”。(新华网 6月7日)
“仿建奥地利小镇”,单单从这几个字来看,似乎能给人以这样几个错觉:一是,我国的城市建设者似乎不再迷恋高楼大厦了,这显然是一种进步,对于“平均每5天就有一座摩天大楼在我国封顶”的城市高楼“建设热”而言,这给人以一种“小清新”的感觉;二是,我国的城市似乎也不再按“摊大饼”的模式进行扩张了,在市效建小楼,满足了许多城市人的乡居梦想,在这里居住,似乎可以远离令人生厌的“城市病”了。
可是,定睛一看才发现,“仿建奥地利小镇”只是给了我们一些错觉。这个小镇,并不是建给普通老百姓居住的,而是为了搞旅游建的;而且,这个小镇的建设,并不能说明我国城市的发展思路发生了质的变化,摩天大楼,仍然会鳞次栉比地拔地而起,而且城市的面积也会越摊越大,城市里的各种城市病,也会越来越严重……换言之,“仿建奥地利小镇”,和我国的城市建设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仿建奥地利小镇”的举动,不过只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宏大项目,其目的只是为了搞旅游,搞创收。在我国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它根本不具有任何代表性。这一点,不免令广大市民感觉失望。虽说这个小镇的建设模式山寨味十足,但企业的决策者们还是毅然决然地进行了投资。来自奥地利的客人,并没有较真这个城市建设的知识产权问题,但对于城市文明和城市美学的山寨模仿,却让我等小市民感觉到羞惭难堪。
城市文明,贵在“可持续”和“原创”二字。就像我们常说“中国的梅西”、“中国的乔布斯”、“中国的威尼斯”等山寨货色一样,一旦对一个明星或一件极品加上一些定语,这些被山寨化了的明星与极品都会失去原来的吸引力。就算是“五矿·哈施塔特”能够在修建完成之后,旅游事业蒸蒸日上,它也不能成为一种有特色的城市文明。没有历史的积淀,没有独一无二的绝佳气质,更没有有代表性的城市建筑,城市旅游永远也不会搞好。
金钱堆出来的城市美学,真就那么美吗?城市的美,始终来自于它自身的气质。60亿元,也无法换来一个真正的奥地利小城,在开始动工的那一刻起,“仿建”二字就如一直如影随行。值得反思的是,“五矿·哈施塔特”自从开工以来,因为质疑声颇多导致舆论反响很大,还反而助推了哈施塔特小镇的旅游业。模仿城市建设的意义,看来至少有“为其他城市作广告”的意义。这显然是一种偏差。
当下而言,在号称拥有文明的城市之中,有特色的城市美学只是一个奢侈器。在一个又一个“文明城市”中,市民们很难找到拥有传统韵味的城市文明。“仿建奥地利小镇”,永远不会得到城市旅游的正解。这样的建设思路可笑到令人无语:一方面,我们身边有历史底蕴的城市正在不停的搞拆迁,大量古建筑古遗址正在被无坚不摧的推土机破坏成建筑垃圾,另一方面,我们却要模仿一个外国的小镇来搞所谓有特色的城市旅游。对此,不知道我们的子孙后代会如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