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幸血案倒逼“公车预算购置校车”的常识回归
(2011-11-21 10:20:12)
标签:
庆阳市宋体校车购置公车杂谈 |
庆阳市“公车预算用于购置校车”是常识回归
庆幸血案倒逼“公车预算购置校车”的常识回归
王传涛
18日,甘肃庆阳市召开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会议,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停止2012年公车更新计划,将预算资金全部用于购置标准化校车。除此之外,庆阳市将在计划投资5.8亿元的基础上,再贷款1亿元,采取“挂、转、建”的方式,建成幼儿园200所以上,其中每个乡镇建设一所中心幼儿园,配备一辆标准化校车,每个县城按照人口规模,合理布局,就近上学,改建新建5至10所幼儿园,三年规划两年完成,使全市公办幼儿园比例达到80%以上,幼儿入园率达到85%以上。( 11月19日中国广播网)
一场灾难促进了常识的回归。公共财政是应该用来购置豪华公务车,还是应该用来购置标准校车,从来都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虽然唤回常识的代价太过血惺,但可以设想,如果用公车预算购置校车的常识仍然得不到回归,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将地点更换一下,相同的悲剧可能还会上演。因此,我们不得不在纠结中缅怀那些已逝的孩子——在常识不能顺利回归的当下,或许只有悲剧的发生引起的社会阵痛,才会让体制拥有条件反射。如若不然,有些人还将继续麻木下去。
2010年2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中国首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和校车标识强制性国标,首次对校车标识进行明确规定,并规定校车车身通体底色为黄色。对于这个所谓的校车新国标,好像让公众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冀,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国标如果不执行,国标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更多的地方政府与教育职能部门,好像只是喜欢在悲剧之后才开始反思、总结和落实,而从来就没有主动考虑过应该将哪部分公共财政用于校车的购置上。
校车,应该是所有汽车当中最应该拥有“特权”的一种。不幸的是,这种特权一直被公车霸占。在美国,因为所有的校车都是黄颜色,这叫做“黄色的特权”。具体来说,这个特权包括:车身有醒目的“校车”标识和反光板;有两个红色的停车信号臂,在学生上下车和校车要减速停车时闪烁,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车上装有GPS定位系统;装有自动拍照装置……另外,校车的底盘、车身加固、抗撞击率,也有特别的要求。从这些方面看来,美国的“黄色的特权”离我们很是遥远。
购置校车,需要多大的财力?答案是2000万。今年5月份,浙江德清县政府为当地小学生2000万买79辆“特权车”却引来一片叫好!表面上看来,2000万确实不少,但是,对于县委县府来说,2000万可能就是少“剔牙缝”就能节约出来的。实在不行,将购置公车、出国旅游和公款吃喝的钱省一省就能凑够2000万。而如宁陕县、吴起县等贫困县都能办起15年免费教育的例子告诉我们,县政府花几千万乃至上亿根本不是财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有人说,“一个社会对待孩子态度是进步与否的最好证据”。权力不能只陶醉于政府采购的豪迈之中,而忘记给孩子们卖上几辆校车;官员不能只顾自己坐着豪华公车而忘记孩子们还挤在狭窄的面包车内。希望更多地地方政府能在甘肃庆阳市政府刚刚做出的“将公车预算用于购置校车”的故事中得到启发,将真正的“特权”用来保障孩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