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服之
王服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390
  • 关注人气:4,8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员自杀,权力不能继续抑郁

(2011-08-31 11:51:01)
标签:

谢业新

湖北省

宋体

自杀行为

权力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官员自杀,权力不能继续抑郁

王传涛

827下午640分左右,湖北省公安县纪检委干部谢业新在办公室身亡,尸体上发现刀伤11余处。谢一个月前参与协助查办该县副书记贪腐案。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政府网829晚发布消息称,经公安机关的缜密调查,谢业新系自杀身亡。家属质疑“自杀说”,当地官方原本定于昨晚8时举行的新闻通气会被迫取消。(人民网830

 

见过自杀的,没见过这么自杀的:脖颈处共有4处刀伤、伤口长达17厘米,气管和喉管都被割断、胸部至腹部共4刀,左手手腕2刀,右手腕1刀。许多网友质疑到,自杀需要仅需要一刀切向关键部位就行,怎么会连砍十余刀?一个人到底要对自己痛恨到什么程度,才能下11刀的重手?一个人能不能忍受挨了十刀的痛苦坚持砍下最后一刀?……相信当地负责此事的新闻发言人又可以抛出那句官方用语了:至于你信还是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官员自杀不算什么新闻。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曾指出,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社会是整体的,我国每年大约有近30万人自杀。近几年来,官员自杀现象每年都会发生多起。公务员也并非铁饭碗,一旦遇到些可以让自己丢饭碗的麻烦,官员们想不抑郁都难。甚至有些时候,畏罪官员可不可以自杀、自杀能否成功都不由自己说了算。对于官员自杀的新闻,许多网友表示早已习惯。

 

比官员自杀,更吸引眼球的是官员“被自杀”。谢业新之死,就很像传说中的“被自杀”,以至于不仅整个网络不信,死者的家属还不信。包括家属在内的许多人开始分析谢业新的“自杀”原因。但是,分析来分析去,家属得出了一个“没有自杀理由”的答案,原因有许多:为人性格开朗,根本不存在心理问题,年近50,女儿即将大学毕业……进一步推论,死亡是最好的沉默,更是最好的不作为——官员“被自杀”之后,有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他的死对谁有利?

 

一系列未解的问题摆在面前,权力便不能将所有的答案推到“自杀”二字上。近些年来,官场之中出现了不少自杀官员,但是,纪检部门、司法部门对于官员自杀行为往往持有“一死百了”的态度。即官员在自杀之后,其生前是否有作奸犯科、贪污受贿等行为,基本不予以追查。死亡,也就成了一种解脱,可能是对自己的解脱,也可能是对他人的解脱。如若不然,还可能会因为牵连到一些官员而形成大案、窝案。

 

也正是因为官员自杀所具有的解脱性质,官员家属才会联想到“被自杀”。必须说,一旦官员自杀成为或是对自己或是对他人的解脱,官场中的自杀就一定会成为阳光政府的阴暗角落。利用官员自杀进行有目的的遮掩,就会成为可能。

 

官员作为执掌公共权力的特殊主体,应该还权力以公共性、开放性,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个运行过程,也应该包括权力的终止,即官员的自杀行为。官员自杀之后,权力不能继续抑郁。所以,权力监督在面对官员自杀问题时必须要遵循两个原则:其一,一定要查明官员死亡的真实原因,是他杀就是他杀,是自杀就是自杀;其二,无论他杀还是自杀,还应该对官员生前的履职情况进行严密的调查,看一看自杀官员是清官还是贪官。而不能一死了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