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一次失败的公交之旅引起的遐想

(2011-08-17 10:20:33)
标签:

郑州

宋体

车长

公交车

遐想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由一次失败的公交之旅引起的遐想

王传涛

近日,郑州一位公交车长捡到10万元现金。经核对后,河南荥阳市地税局副局长卢某领取了现金,但他面对记者躲躲闪闪不愿多谈。他表示,公交公司在利用此事宣传,并拒绝回答是否会向公交车长表示感谢。卢某告诉民警,自己很久没坐过公交车了,这次乘公交时又坐反了方向,经人提醒赶紧下车,匆忙中把装有十万巨款的包遗忘在了车上。( 816人民网)

 

这位地税局副局长的公交之旅并不惬意。和遇到“城市无车日”之类的“作秀”活动相比,这位副局长的举动多了几分真实。没有属下的引领,没有专拍领导的摄像镜头,没有第二天的宣传报道,这位在公交车上形单影只的官员几乎成了木偶——坐反了方向、丢了10万元钱。更让人捉摸不透的是,这位地税局副局长对于自己所丢的10万元钱,先是不想去要,又是不敢亮明身份,要了又不想感谢公交车长,更不愿面对记者,怎一个纠结了得?

 

这位副局长的纠结,很容易让人想起“身正不怕影子斜”这句话。这引起了网友们无尽的遐想。综合看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坐反方向”的尴尬现实,只能说明官员乘坐公交次数的稀少。证明了那些喜欢在摄像机面前骑自行车、坐公车或乘地铁上下班的官员行为,其实很不靠谱。可以想象,一位连银行附近公交车向哪开都不知道的官员,一位看不懂公交站牌箭头指向的官员,一生之中可以坐几次公交车。

 

其二,副局长的纠结,能证明在这位副局长及他的10万元身上,存在着一些不可捉摸的因素。有公务车,但取款时不用公务车。有公车特权而不用,或许是因为公车特权也有许多不方便之处。另外,不出示身份证、让一位女性代领、不感谢捡到钱的公交车长、不敢面对记者等蹊跷之事,也都能证明此次取款的神秘性。或为公款,或为赃款,基本不可能是个人工资所得。

 

其实就目前情况而言,谁也不能明确这10万元钱到底有没有问题。但在处理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时官员所表现出来的纠结,却让我们联想到了一些负面的东西。或许网民们的遐想是没有依据的,但是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许多官员在广大网友面前已经丧失了起码的公信力。更加上,整个反腐体制的弱势,使得网友们一遇到些关于官员的“珠丝马迹”,就不能抑制自己的遐想。

 

平心而论,丢了钱却不敢亮明身份要,这官员也够“悲催”了。可以说,还原官员对待钱时的正常心态与正常举动,是反腐体制是重要使命。只有把官员的钱袋子看得更紧了,才不至于有此类故事的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