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乘高铁标准”别像“公车标准”一样荒废

(2011-07-08 10:42:47)
标签:

贵州

宋体

乘坐

京沪高铁

《泰坦尼克号》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乘高铁标准”让高铁成为加长版的公务专车

“乘高铁标准”别像“公车标准”一样荒废

王传涛

财政部于近日下发通知,对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出差人员乘坐高速铁路列车座位等级及报销问题进行明确。通知明确,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出差可以乘坐高铁列车。副部长级以及相当职务的人员(含随行一人)可以乘坐商务座,并按照商务座车票报销;正、副司()级人员可以乘坐一等座,并按照一等座车票报销;处级及以下人员可以乘坐二等座,并按照二等座车票报销。(新华网 77

 

京沪高铁的开通,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加快了沿线资源的流通速度。但令人郁闷的是,从410元到1750元不等的车票价格对于广大百姓来说,确实有些承受不起。无数网民感叹,如此之高的车票价格就是为那些可以公费报销的官员所准备的,尤其是一等座与商务座。此语境之下,规范官员乘坐高铁时的标准并规定官员可报销高铁车票的档次,在这个公款消费异常严重的时代里尤为必要。

 

但是,在看到财政部所发通知之后,我有一个疑惑:关于乘坐高铁标准的财务规定,怎么可以这么言简意赅呢?京沪高铁车舱共分为五个等级,对于什么官阶的官员可以乘坐什么样的车舱都应该有更为明确的具体的详尽的规定,而不能用“可以乘坐几等座”这样的建议性语言来描述。拿“处级及以下人员可以乘坐二等座,并按照二等座车票报销”一句来说,言外之意不是规定了处级及以下人员必须乘坐二等座,而在于,处级及以下人员也可以乘坐更高级别、更快速度的高铁。

 

更要命的一点是,对于官员的乘坐高铁标准,这个通知并没有附之以严格的监督程序与问责制度。没有监督,则再好的制度、再好的规定都可能会成为会“浮云”;没有问责,则所有官员将有恃无恐、肆意妄为。可以预期,虽然财政部发出了这样一个通知,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也很快会接到并学习这个通知,但是这个通知的效果已经可以预期——就像“公车配备标准”中“副部级以上官员才可配专车”的规定一样,形同虚设,乃至人人践踏。

 

“副部级以上官员才可配专车”的公车使用规定,在1994年、1999年、2004年几个年份都被重申,但当下的真实情况是,在一个镇政府或科局级单位里,几乎所有的正科级官员都配有专车。可以预想,在某个时间,一些处级以下官员也是很容易出现在高铁的商务舱或一等舱里的。因为权力一旦失去制约,我们就永远不要低估官员花钱的能力和潜力。到那个时候,恐怕这个关于官员乘高铁标准的通知,就会真被荒废了。

 

规定某个级别的官员可以乘坐某个级别的车舱,这种制度本身就不合理。一方面,官员都是在使用公共财政,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所有的官员都应该乘坐最节省、最绿色的交通工具;另一方面,这种将特定官阶划到特定车舱的通知,也将我们这个社会等级化了。我们很想看到上至省部级官员,下至平民百姓,都乘坐于同一个车间或同一种车间的平等状态,而不是像电影《泰坦尼克号》那样将贫者与富人、平民与贵州用舱为单位进行严格的划定。财政部门应该严格限制官员差旅的报销内容,将他们乘坐高铁车舱的等级下降到最低,以节省最多的公共财政资源,然后回馈民生。

 

价格的高昂,配之以官员乘坐高铁的标准,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高铁只为官员而开。尤其是指1750元的商务舱。对于这种遗憾的结果,铁道与财政部门必须反思,要么,解决老百姓“坐不起”的问题;要么,要限制官员的“坐得起”的问题。而不能让高铁成为一辆加长版的公务专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