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服之
王服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707
  • 关注人气:4,8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蓝天,已在低国标中渐行渐远

(2011-06-06 21:49:43)
标签:

天气预报

刘英飞

北京

宋体

《齐鲁晚报》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蓝天,已在低国标中渐行渐远

王传涛

65是世界环境日。在这个应该越来越被重视的日子里,您是否注意到,有时数据显示空气质量良好,您的感受却很遭?刘英飞家住济南,近日,3岁儿子泽泽的咳嗽,让刘英飞头疼不已。儿子平时在烟台由奶奶带着。“泽泽一回济南就咳嗽。”刘英飞说,“去儿童医院看病,医生说这可能是空气质量影响的结果,内陆城市和沿海的空气质量有差距。”(66《齐鲁晚报》)

 

蓝天不蓝,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基本常识。我们经常习惯性地责怪天气预报,认为蓝天不蓝是气象主播和气象站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出现了问题。实际上并非如此。坦白讲,我们也喜欢听电视主播们说“空气质量为良”,至少这比听“空气质量污染或轻度污染”强得多,谁也不想认定自己生活在一个污染严重的城市之中。虽然这很阿Q,但这比对着阴蒙蒙的天空生闷气乐观许多。

 

皇帝的新衣一旦穿上街,总能遇到一位爱说真话的小男孩。去年6月份,北京有位叫做卢为薇的女白领,历时一年拍摄《北京蓝天视觉日记》,得出200961日至2010530日之间北京的蓝天数字是180天,而此前北京官方公布的数字是285天。105天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两个数据相差如此之大绝非是相机出现了问题,只能是官方公布的数字出现了问题。

 

来自其他方面的数据确实说明了这一点。2010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专门展示世界各地PM2.5的密度。在这张图上最为触目惊心的红色即PM2.5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密度最高,出现在北非、东亚和中国。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的密度,指数甚至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如此语境之下,我们可以确定,蓝天不蓝的背后是令人抓狂的空气污染。而至于“蓝天导致幸福感上升”之类的新闻,也就成了掩饰与粉饰之物。

 

更为纠结的是,PM2.5在我国还未被列入检测范畴。早在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出台了最新版的《空气质量准则》,这个准则尤其对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限值制定了严格的标准。WHO规定PM2.5年平均浓度为10微克/ 立方米(μg/m3)24小时平均浓度为25μg/m3。而我国华北地区许多城市都超过了80微克,污染指数是正常标准的3倍以上。而我国执行的空气质量标准却是在2000年颁布实施的。

 

标准的落后,才是真正的落后。三聚氰胺的国标问题,最终导致了三鹿事件的发生;而陈旧的补碘国标,让国人吃碘盐一口气吃了17年;电动车国标的落后,很可能让全国几亿辆电动车成为非法交通工具……现在的“蓝天国标”,也将要把我们对于蓝色的理解彻底颠覆。可以预料,在一份份《空气质量报告》之后,从下一代人起,蓝色的概念就会变成现在所指的灰色。至于那个属于天空、属于大海、属于梦想的颜色,恐怕只能在语文课本中寻找了。

 

蓝天,已在低国标中渐行渐远。提醒国家标准委员会和环保部门,是该到修改蓝天标准的时候了,如其不然,除了天空的颜色概念发生变化和相关部门的公信力受损之外,公众的健康也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