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村人不难缠”呐喊唤不回农村人尊严

(2011-04-27 08:52:16)
标签:

张妙

宋体

整个社会

铿锵

华商报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农村人不难缠”呐喊唤不回农村人尊严

“我们农村人不难缠”虽然铿锵但却无力

王传涛

备受瞩目的药家鑫案一审判决后,民事部分四万五千余元的赔偿引发不小争议,认为“赔偿太少”。 425下午,该案原告民事诉讼代理人张显在自己博客上贴出《对药家鑫案判决的立场和意见》一文,表示放弃追要法庭判决的赔偿,并对民事部分不合理地方放弃上诉。文章最的一句话是,“我们想对药家鑫父母说:我们农村人并不难缠!你们应该低下你们高昂的头!”。(426《华商报》)

 

4.5万元的民事赔偿距离23.6万元的预期,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为了证明药家鑫所说“农村人难缠”的错误,张妙家人选择了让步——即便是家人应该得到的权利,也勇敢地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放弃。张妙家人的胆识、尊严与魄力,让我们肃然起敬。那句“我们农村人不难缠!你们应该低下你们高昂的头!”,也注定能成为这个时代的最深刻烙印。

 

“我们农村人不难缠”,是一种集体呐喊。这不仅仅是反映了张妙家人的心情,更重要的,这句话喊出了农村人的肺腑之言。他们向那些在城里有优越感的人、歧视农村人的文明人进行了有力的驳斥,这种声音超越金钱,超越物质,超越所有可以证明城市人是文明人、农村人是卑贱者的物质。这种声音,确切来讲,应该发源于人格。头可断,农村人的人格没有乱,发型更不能乱。

 

但是,如果要问,“我们农村人不难缠”这句呐喊,会完全让全部城市人对农村人保持起码的尊重吗?农村人与城市人的地位就完全能平等吗?对此,笔者却并不敢抱乐观的态度。“我们农村人不难缠”虽然字字铿锵,但放在整个社会环境中,却很是无力。

 

 一个喇叭,治理不了整个社会。一句话的呐喊,放到整个社会环境中,不是空谷足音的突兀,而是很容易就被种种纷杂声音吸纳。“农村人难缠”并不是“天才或疯子”才有的说法,这样的说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无论是我们接触到的媒介信息,还是现实中的见闻,都充斥着农村人维权时呼天抢地、或者软磨硬泡的描述。似乎他们不爱好好说话,却热衷走极端。这大概就是“农村人难缠”的来源吧。但是,所有这些,都只是一些表面现象。

 

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难缠与否,其实是个社会问题。用学术一点的话说,就是由于没有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一旦发生纠纷,弱势一方的诉求可能以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久而久之,也可能变成一种不谋求正规渠道,直接走极端形式的习惯。一份报告显示,农民工维权案的结案率仅为24.7%,普遍存在取证难、执行难、费用高、时间长等情况。因此,农民工也会尽量避免走司法途径。这样的数据印证了对“农村人难缠”来源的分析。

 

说到底,难缠,其实是一种权利弱势。天下没有天生的难缠之人,维权程序复杂、维权成本高、地位弱势、话语权太小的大环境之下,农村人只能诉诸于一些个人办法。于是,难缠的误解,在许多所谓文明人那里成了现实,在一些道德洁癖者那里,农村人也就很容易被歧视与污名化了。

 

“我们农村人不难缠”的呐喊,一方面在呼唤所谓城市文明人,时刻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另一方面,也在呼唤整个社会要重视农村、农民的现实状态。试想,城里与农村之间的权利不公消除了,农村人还会被城市人认定难缠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