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穿着黄色马甲的环卫工,在山西长治市东街,像往日一样拾掇着垃圾,这一天她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纸片,这些纸片上写着:“长治市社会稳定安全生产联系卡,市委书记公开电话……市长公开电话……”
(10月22日《中国青年报》)
公开市长电话并印刷大量名片给市民本是好事一桩,可市民们为何不买市长的账,以至于这些“珍贵”名片最后成了环卫工要清扫的垃圾呢?其实,这个答案在长治市民的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96万名片只是一个形象工程。据报道,96万张名片是在三天内发放到“1万名公安干警、5万名煤矿工人、10万市民家庭、80万农民家庭”的,印制名片所花的数十万元我们暂且不去计较,可是我们得看看这些名片发放之后的实际效果是怎样。市民的反应是“两部手机响着Ibelieve歌曲的铃声,要么占线,要么无人接听,19分钟后,市长手机才拨通”,而市长电话拨通了又能怎样,几个接线员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市长电话也就变成了接线员的电话,最后只能出现名片发了也白发的现状。
所以,与其说是市民们把市长的“好心”没当回事,还不如说是市长自己就没把公开市长电话当回事儿,最后市长名片也能变成是自己搞的一个形象工程。
我们现在社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不是公开几个电话就能解决得了的,制度化的建设远远要比一时的“灵感”强的多,这需要的是各部门的认真负责及监督机制的正常化。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市民们把名片当垃圾处理也是一种正常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