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降耗指标为何低于去年
节能减排政策在总体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做些调整,对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必要的增长势头有好处。
■本报记者
胡亮
3月29日下午,国家发改委通过官方网站公布了今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主要目标。其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5%。而据中国能源研究会一个月前发布的测算结果,去年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下降了4%。降耗指标不增反减,这一变化立即引发了各界诸多猜测。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1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主要目标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比上年减少1.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上年下降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鲍云樵3月30日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分析认为,日前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这两大指标相比“十一五”时虽有降低,但仍将对经济发展形成很强约束。
“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自然被各界寄予厚望。但公布的今年降耗指标是环比数据,重要还是看去年的情况。”鲍云樵表示。
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的统计数据,去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中国由此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
“十一五”期间,降耗成果显著,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5%以上,工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5%和20%左右,2010年能耗亦下降了4%。“但节能减排推行多年下来,我国能源消耗强度仍偏高,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鲍云樵进一步分析道。
另外,鲍云樵表示,“目前来看,今年通胀前景不明,贸易环境也更加复杂多变,节能减排政策在总体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做些调整,对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必要的增长势头有好处。”
在中观层面,去年年初“十一五”攻坚之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指出,“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观念、意识及推动力度前所未有,但此期间节能降耗主要依靠技术和结构两种手段,经定量分析,结构贡献约20%,技术贡献约80%。尽管继续发挥技术贡献仍有空间,但已经开始缩小。“十二五”期间要实现与“十一五”类似的节能目标,必须提高结构节能的贡献,让其达到50%左右。
鲍云樵则认为,今年政府工作重心确定为经济结构调整,正伴随了结构节能这样的期待。“国际金融危机后高耗能产业确实出现了一股回潮,2011年需要(在降耗方面)匀出空间和时间来针对性地调整这个问题。”
鲍云樵还透露,今年降耗任务的积极之处或在于,将试行分区分解节能降耗指标。据他所知,发改委已动议按区域分解节能降耗指标,比如将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划为一类地区,试行高于平均水平的降耗指标任务。果真如此的话,“将顾及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落实为有保有压的合理政策架构,而不是一刀切地限耗限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