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公布了2017年度全省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名单,杭州宋城景区、绍兴安昌古镇、宁波梁祝文化公园等入选。这些示范基地将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促进浙江文旅产业加速发展。
目前,以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已成为浙江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力引擎。浙江全省各地市充分发挥历史人文和生态资源特色优势,把文化内核融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全省一个大景区”工作当中,为“诗画浙江”增添韵味。
厚植地方特色文化
“畲乡之窗”景区位于丽水市景宁县城西南部秀丽的大均乡,自然风光旖旎,历史文化深厚,畲族风味浓郁,有“小溪明珠”美称。在这里,游客除了看景,还可以体验畲族特色婚礼。
畲族婚俗是畲民生活中最具特色的习俗,已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游客在体验过程中,可扮演“新郎”“伴郎”“伴娘”“娘舅”等角色,换上畲族服饰,参与对歌、喝酒、猜谜、表演等环节。
嘉兴乌镇拥有四十多万平方米的精美明清建筑,近两万米纵横交叉的河道,以及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淳朴秀美的水乡风景、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缤纷多彩的民俗节日……乌镇积极推进文旅融合,举办了乌镇戏剧节、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乌镇国际未来视觉艺术展等多个大型节会活动,建设了乌镇大剧院、木心美术馆等配套设施,年接待游客上千万人次。
在浙江,以当地文化为根基,发展特色旅游的景区(点)星罗棋布。2016年,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工作实施办法》,提出通过5年左右时间,在全省验收命名100个左右民俗民风淳厚、生态环境优美、旅游业态丰富的省级旅游风情小镇。截至目前,全省已经发布了首批21家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名单和115家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创建名单。地方文脉、乡土文明在旅游共建共享中传承、创新。
构建文旅产业链条
红木小镇是衢州市龙游县目前最大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80亿元,总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分为红木家具制造基地、木都商贸区、国学文化体验区、文化创意区四大主体功能区。在景区内,游客不仅可以参观高级红木工艺品制作,欣赏红木成品,了解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还可参与创意制作,购买红木商品,入住红木主题酒店等。
“小镇投建之初,便‘把文化核心作为灵魂’,注重各项功能的协调互补、产业融合和优势叠加,按照‘制造基地+文化旅游’模式,坚持以‘文化推动旅游,以旅游推动乐购,以乐购推动电商,以电商推动制造,以制造丰富文化’,逐步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打造综合性、多层次、高效益的文化景区。”龙游红木小镇投资公司董事长助理杨振说。
近年来,浙江在旅游创意设计开发、旅游产品生产、旅游商品销售、旅游消费方式上都巧妙地融入了文化元素:旅游项目方面,除红木小镇外,还有凭借特色文化演绎打开市场的杭州宋城景区、以“元素丰满、立体式体验”为卖点的湖州安吉凯蒂猫乐园、靠“影视文化+旅游”跨界融合而发展壮大的义乌横店影视城等;旅游商品方面,有“依托传统,兼具时尚”的王星记扇子、纪实与写意结合的温州瓯塑画作,以及海宁各个旅游景点均可见到的硖石灯彩等。
浙江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政府的引导与推动、文化资源市场化和旅游市场文化需求提高,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浙江旅游的“卖点”和“热点”。今后,浙江将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提升产业附加值,拓展产业空间,促进文旅产业转型提升发展。
充分对接全域旅游
在全省铆足劲头发展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浙江各地市纷纷将文旅融合摆在重要位置,不仅做“活”文化内涵、做“新”特色产品,还做“富”发展规划、做“大”社会投入、做“强”宣传推广、做“优”综合管理,使文化发展充分对接全域旅游。
金华市积极探索“旅游+文化”管理机制。继武义县成立旅游委员会之后,2017年,东阳建立了东阳市文化旅游系统工作委员会,明确了东阳市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建立了“综合协调、高效服务”的文化旅游管理新机制,明确市文旅办作为市文旅委常设机构,是主管全市文化艺术、文化文物、旅游业和风景管理的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职能为探索“旅游+文化”产业协同、部门联动、跨行业资源综合保护和旅游形象统筹推广机制改革。
绍兴市将文化元素充分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当中,计划将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建设成国家文化公园,使之成为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家文化公园;在古城区建立鲁迅故里文化走廊,逐步打造以“一里两园”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并辅之以内河水上乌篷船,逐步串联起历史街区和环城河;将兰亭打造成为当代书法精品展示基地,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于一体,将镜湖旅游综合体打造成绍兴旅游“北闲”的集散地,兰亭和镜湖将成为绍兴文化旅游发展新两翼。
衢州市结合文化紧抓市场推广。围绕衢州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组织实施了“全球免费游衢州”活动,推动全市核心文化旅游资源向全球公民免费开放;将体现衢州特色的文化产品纳入国内外旅游推广计划,积极参加省级以上单位组织的文化旅游活动,不断扩大衢州文化旅游品牌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节庆会展、影视创作、主题宣传、网络推介等形式,加强对衢州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宣传推广。
浙江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不断优化文旅产业的空间增量、产品增量和品牌增量,继续从制度、管理、服务、品牌打造等方面多管齐下,提升浙江文化旅游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