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喀斯特的鬼斧神工之美

(2015-06-08 13:23:36)
标签:

旅游

荔波旅游

历史

情感

文化

分类: 风景无限

喀斯特的鬼斧神工之美

   北宋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在荔波,我寻找的就是那些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虽说荔波有很多美丽的景点,但我每次来都会在“大七孔”景区小住几日,一来舒缓下旅途的疲劳,二来这里是富有灵性的地方,这正是我最为欣赏的。借来朋友的车,自驾前往大七孔景区,过上几天我向往隐居的生活

   大七孔桥上追忆历史

   大七孔景区位于荔波县南部,距县城25公里,因王蒙镇孟塘村附近的打狗河(又名孟塘河)上有一座七个孔大桥而得名。此桥高7米、宽4.5米、长35米,横跨东西。修建于清道光二十年,落成于清道光三十年,后因桥被洪水冲毁一孔,交通中断。清光绪三年重修,改名双溪桥。是新中国成立前荔波县境内第一大石拱桥,现今通向“小七孔”的公路须经过此桥。大七孔桥是旅游区的重要交通桥梁,也是景观之一。

   走到桥上,仔细观察,发现这里的每一个桥孔的设计都很独特。听旁边的一个导游介绍,这些孔的设计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从高度到宽度,都是根据桥下的河的水文情况来确定;其科

技含量可与今天的桥梁建设技术相媲美。每当雨季到来的时候,河水疯涨,但却不能淹没桥,由此可见当年建筑师技术的精湛,不多不少,刚好与自然和谐相处。

   如今的大七孔,与孟塘河周围的风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大七孔与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而大七孔桥还是那样默默地用自己的身躯,为当地的人民做贡献。关于大七孔动人的传说一直有很多,它在当地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大七孔桥虽然比不上现代城市中那些宏伟的钢筋混凝土桥梁,但它却造福了一方百姓,同样值得人们来瞻仰它。

 喀斯特的鬼斧神工之美

大七孔恐怖峡

   行走在鬼斧神工的世界

   进入大七孔景区,工作人员很热情地给我们递过来一个环保袋。大小七孔景区是无垃圾景区,游客可以拿它装垃圾,也可以拿它装些衣物,想得真是贴心。

   大七孔景区峻险神奇,气势雄伟磅礴。它以原始森林、峡谷、伏流、地下湖为主体。

   走进大七孔景区, 虽说我每次都是在不同的时节来的,但是大七孔景区内的景色却未因为季节而变换太多,我想,这或许与它所处的地理气候有关系。

   大七孔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从进入大七孔到走出大七孔的虫鸟奏鸣。这里的虫鸟鸣唱比任何地方都多。山上、山下,左岸、右岸,这边唱,那边和,高声部、中声部、低声部全有,成

了山水之间的大合唱。“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在大自然里,许多事物能使人心旷神怡。可惜的是,摄影机根本不能把这里的虫鸟奏鸣拍摄下来。

   在闹市,你听不到这些自然的鸣唱,看不到令人瞠目的自然画作。闹市是用种种现代欲望砌建起来的人造空间,远离了自然的家园,鸟们虫们飞去不归,多少鸟们虫们甚至成了现代人觥

筹交错的“盘中肴”。多少青山绿水变成了钢筋混凝土城市,怎么还可能听到它们的声音,看到它们的秀容呢?感受大七孔风光无限的同时,或许还有一丝尊敬自然、返璞归真的期许吧。

   游览大七孔景区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沿着曲折的栈道前行,一路会感慨于身边崖壁的

陡峭和岁月沧桑,流连其间,觉得这真是一个神秘奇绝的所在。另一种方法是花20元钱租用一艘小船,逆流而上。如果是坐船,你还会感觉到风呼呼吹在脸上,心情也随着船的行进而逐渐好起来。

 喀斯特的鬼斧神工之美

   天然画廊

   从大七孔桥溯流而上,迎面而来的是一道长长的天神峡谷,峡谷内危崖层叠,峭壁耸立,两面青山夹着一湾绿水,雾气缭绕,云雾中的山峦苍翠可爱,玲珑的山亦幻亦真,给人以超凡脱

俗的静谧感。相机的快门声中,很多人定格在如画的风景里。

   如果说天神峡谷是苍翠俊秀的,那么恐怖峡就是神秘险峻的。前行约1公里后就是恐怖峡。这是由打狗河两岸悬崖峭壁而形成的天然峡谷。逆行前行1公里,左岸有座宽、高100多米

的峭崖直冲云霄,堆堆钟乳奇异,丛丛翠林闪彩,像斑斓的彩画贴在绝壁之上。它的中央有由下斜着向上排列成“一”字形的3个洞穴,洞口绿树丛生,深邃黝黑,情趣盎然。这里危岩层

叠,峭壁矗立,视线狭窄,仰望天空一线。此种奇观,不免令人产生对自然的赞叹,同时感到自身的渺小。最为奇异的是,在这里不能大声呼叫,否则绝壁上的大小石块会飞溅而来,当地百姓谓之天神恼怒,这里因此被称为“恐怖峡”。

   沿着河流一直向前,喀斯特地貌中突出的石头总是从两边的峭壁上伸出来,像是一簇一簇的小草在欢迎着外来的客人。虽然这些石头表面上看起来绿葱葱的,可是用手一摸,那质地真够

坚硬,不愧是在这里凝固了数万年的喀斯特岩石,它们才是这里最坚实的守护者。

   继续向前,一条峡谷出现,峡谷中仙气缭绕,形状各异的钟乳在峡谷的峭壁上悬挂着,整

个峡谷像是喀斯特的博物馆,在这里能够看到最奇绝的喀斯特地貌特征。

   天然建筑公园——“东方凯旋门”

   大约半个小时后,便看到天生桥矗立于花草树木丛中,一道奔腾不息的瀑布映衬上面的“桥”身,静中生动,静内出声。那座高90余米、厚10多米、桥孔宽约22米的天生桥,巍然而立,远观如一横跨河两岸的天然巨岩,又可称它为“仙人桥”。这座奇绝的天然石桥是喀斯特地貌奇观之一,被专家们誉为“大自然神力所塑造的东方凯旋门”。观之令人肃然起敬,我不得不为大自然的神力所折服。

   眼前的风景可谓洞中有瀑布,瀑下有湖,湖上有窗。桥下瀑前水激浪涌,小船不能靠近,几位游人情不自禁地把脚泡在桥下的河中,一边用脚搅动着河水,一边开心地笑着。从衣着来看,这些游客应该都来自大都市,他们之所以如此尽情地在水中享受欢乐,正是因为在都市的藩篱中被囚禁得太久,到了这里就像鸟儿回归了大自然,连脸上的微笑也变得那么淳朴和自然。

喀斯特的鬼斧神工之美

大七孔天生桥

   天生桥正好在道路的拐弯处。一座天生桥分割出两个世界:桥的另一边,全不是先前的平坦与淡定,从高处流下的水,奔腾呼啸,夹风带雾而来,浩浩荡荡。流水欢笑着,带着一泻千里的快意,放声高唱。这是大自然的天籁,任何的乐团,也奏不出这样的轰鸣;再高明的指挥家,也协调不出如此的和谐。

   迫不及待地走过天生桥,地下湖又是一番神秘,幽蓝的湖水显得愈加静谧,使游人惊喜不已。

   仰观桥孔下,只见巨型钟乳悬挂,桥脚、桥侧的裂隙石缝长出绿石草丛灌木,藤萝花卉缠裹桥身,真是一座满目琳琅、五颜六色的天然大彩桥。置身于那神奇之门,感受到自然之造化、山水之静美,方才有“来过荔波,不枉此生”之说。

   阳光顺着“大门”倾洒而下,勾勒出桥身金色的轮廓,形如日月星斗。在风中,桥上的绿色植被被摇曳着,像是在跟桥下的人轻快地招手。好想站在天生桥上俯视桥下的风景,看看那些峥嵘的喀斯特石头。

   对于天生桥,可以说我了解得不多,但是我对于它的痴迷却未曾因为未知太多而减少丝毫,我仍旧一次次被它所吸引,一次次地为它而驻足,不问过去,不问未来。

   大七孔景区的尽头是“妖风洞”,向前走去,迎面便是那妖风洞口。风从那宽大、幽森、看不清尽头的洞口传来,让人觉得阴森森的,“妖风洞”里传来的或许真的就是“妖风”,让人倍感舒服的同时却又有几分恐惧。

   妖风洞激流跃出,形成层层叠水,构成一曲曲浑厚激越的交响乐,既如美人拂袖,又似武士舞剑,在一片青山碧水中彰显它的美。布依族人称这个妖风洞为“黑洞”,顾名思义,在洞里是伸手不见五指的。传说洞里住着一个妖怪,如果你不信,可以站在洞口200米处,飕飕飕的寒意会让你觉得妖怪正在向你走来。要进入妖风洞,需要穿过一条窄窄的巷子,妖风洞里还有一座20米高的瀑布,飞溅的浪花中,你会觉得这个洞里不只是有妖气,也带着几分灵气。整个妖风洞约长7.5公里,洞里的巨石林立,触摸巨石会感到手背发凉,真有妖气附体之感。洞尾有一处湖泊,是典型的喀斯特湖泊,看上去一尘不染,令人心醉。

   荔波,这是一个让我来了就不愿离开的地方。不仅是因为它独特的自然风光,更多则是原始美丽的景色带给我内心的震撼。

   我想,无论人还是景物,想要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唤醒沉睡的内心,便是最快捷也是最有效的方式。相比都市里那些宏大华丽的“脆脆”桥身,这个天生之桥带给我震撼和感动是永久而深刻的。游完整个景区更是感到,大七孔景区真是一个“天然艺术殿堂”。流连其中,整个视觉、听觉、心灵都会感到震撼,它犹如一座天然的建筑公园、天然画廊、天然的音乐厅,观之令人为大自然神奇创造力所折服。

 喀斯特的鬼斧神工之美

大七孔景区笑天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