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访天下第一福地——终南山古楼观

(2014-06-09 09:56:43)
标签:

大秦岭

旅游

终南山

历史

分类: 中华父亲山——大秦岭寻访之旅

      中华大地,凡有名山之地,必有神仙古迹,凡有神仙古迹之处,必有道观庙宇。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言简意赅地说出了山形水势与文化肌理的内在关系。

      时至今日,当我们周游于祖国山川大地,跋山涉水,游览胜景,倘若看不到一座庙,见不到一座观,拜不了一个神,总感觉这旅途之中缺少了核心,存有意犹未尽之感。于是,便诞生了“上车睡觉,下车看庙,中间撒尿,留念拍照”的“中国式游客”形象。可见“庙”是中国式观光旅途中的核心地位。

      有了这种文化心理,也便有了与之对应的文化市场。老的景点守老庙,新的景点建新庙,总之,凡有游客往来之地,便有庙宇金碧辉煌。真可谓庙宇一座高高耸,不尽财源滚滚来。

      如此,这庙宇便少了一份教化众生的神圣,多了一份敛财聚资的势利。游客见得多了,便觉千篇一律,皆为金钱利益所驱使,心中多了不屑,少了虔诚,只看热闹,不分行道。口袋中那份香火之资,经常跟自己的内心闹别扭——究竟是敬供给了神仙,还是捐赠给了开发商?

      中国人的文化心理,讲究追根溯源。对于某些历史文化的渊源,不问它往何处去,只求它自何处来。于是,便有了旅游策划中所遵循的不二法门——“找第一,做唯一”,也便有了近些年来,全国各地为一位历史人物,甚或虚构的文学形象,口诛笔伐,打得火热的“名人故里”之争。

       凡事“争”则就意味着,对自身底气不足,缺乏自信。虚怀若谷,处事不变的“不争”,反而是精于此道的文化自信和忠于此道的文化自觉。

       争啥争,“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当年,老子在楼观台费尽口舌,讲了五千言,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无为而为”。

 

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

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

——《陕西志》

       国庆节期间,我们为错开旅游高峰,正常休假,过回各家做休整。国庆后,我们开启第三次大秦岭寻访。此行从西安的翠华山开始,沿着终南山一路西行,探寻悠悠道源和盛世佛音,直到登上秦岭主峰太白之巅,再沿着终南山返回蓝田,在华胥镇结束寻访大秦岭最后的一站。

       寻访大秦岭,心中不仅要装一座山,还要装两条道,有形的蜀道和无形的大道。而大道之源,在周至楼观台,洞悉天地人,点化体悟道的《道德经》诞生于此。

       到达终南山下的楼观镇,正值中午。午后火辣辣的太阳,直射着山脚下气势恢宏的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那些依托古楼观新建的仿古建筑群上的琉璃瓦,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金灿灿的光芒。

      2010年,西安曲江新区联手周至县政府,以“洞天福地”终南山古楼观为依托,融圣人、圣地、《道德经》于一体,开始了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的建设,将大象无形之道,通过恢弘的建筑群、创意的多媒体展示、互动的旅游体验项目,灵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深入浅出地传播博大精深的“道文化”,预想让道文化中顺乎自然、合乎民意的文化精神,带给游客健康有益、祛恶向善的精神引导。

寻访天下第一福地——终南山古楼观

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楼牌,后面是群山凝翠是终南山

        只是,有形的新建筑,如何承载无形的古文化?文化在于感知,而不在于观看。文化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教。文化在于精神的升华,而不在于物质的消费。站在“天下第一福地”牌楼前,看着青牛驮老子的塑像,我不能从这眼前短短两年就建设完工的建筑群中,透视到两千多年来滴水穿石的文化积淀。

       但是,盛世著书建庙,是为后世遗存。如果没有历史上历次建了毁,毁了建的道观庙宇,今日的我们,又怎能从那些承载着历史沧桑的文化建筑中,寻幽访古,感受文化的积淀?

       我还是乐观地想,今日的旅游精品,将成为明日的文化遗产。

       高大的楼牌后的终南山脉,群山凝翠,绵延起伏,青峰毓秀,碧谷含烟,似一幅水墨画卷,笼罩着一层雾霾。被称为“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老楼观就深藏于这神秘的雾霾之中,道教史称“仙都”。

       我们站在赤裸裸地毫无遮挡的道文化广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无法逃脱烈日的炙烤。我只想尽快逃离这贵族的宫殿,去那隐者的楼观,在绿荫蔽日的幽静和流淌着岁月古韵的质感中,享受无上清凉。

寻访天下第一福地——终南山古楼观

老子说经台,相传老子为尹喜授说《道德经》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