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芝华身心美学
张芝华身心美学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382
  • 关注人气:4,6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你的真正原因

(2015-08-22 01:47:12)
标签:

情感

健康

内在小孩

张芝华

催眠治疗

分类: 身心灵成长

你為所愛的人所做的最好的一件事

就是把內在的你奉獻出來

並對他說:

我與你的內在神性相遇

我們彼此相伴

在我心中你永遠有一個位置

                                                   ~ 張芝華


被“认出来”的惊讶


着迷、吸引、迷恋和激情可能会在一见钟情中产生,但是爱不会。爱需要我们很深刻的认知,很这种深刻的认知需要时间。人们有时候说的一见钟情其实是在回顾的时候感觉上好像是第一次见面就产生了爱的感觉,因为彼此的情感会回应和认可而引发之后真正的爱情产生。虽然一见钟情不可能是爱,但是我们的确跟某些人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有种被认出来的感觉。


这种让人惊叹的相互认出来的感觉,这种“就好像在哪里见过”的感觉,看起来神秘而又不可解释。我们到底是因为什么吸引彼此呢?昨天在“我们到底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那篇文章里,我们提到了心理可见性(psychological visibility)的原则,那么今天Joy想跟你更深入的探讨一下,我们被一个人吸引并且爱一个的真正原因。

https://mmbiz.qlogo.cn/mmbiz/5g8ia1ourd8Cg4QLQQgb6doBJkd4CS4Z0o9I0NE4zPXjxLMvjOy7U22zVA3jJAZhJzqrSicmycZhicK5LKA2mm5Tw/0?wx_fmt=jpeg

生命感(Sense of Life)


研究自尊的美国心理学家Nathaniel Branden提出,如果我们要理解爱情,那么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就是生命感。亲密关系或者说爱情在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共享的生命感。


1. 什么是生命感?


生命感是我们,对于生存和我们在生存中的关系的最深刻看法的,一种情感上的表达。是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生命和我们自己的所有最深刻和最广泛看法的总和。我们的所有价值体系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还不足够表达生命感这个意思。


比如我们有的人的生命感就反应出一种很强的并且健康的自尊—他们有强烈的不会被外界动摇的自我价值感,并且相信这个宇宙会对我们的思想和努力做出有效的回应。而另一些人的生命感可能反应的是被自我怀疑的折磨和对于这个宇宙不可理解并且充满敌意的焦虑。


我们的生命感可能反应在我们的热情和自信上,或者我们的自我怀疑和内化的仇恨;可能反应在我们的痛苦、悲剧性的反抗,也可能反应在我们温和、不抱怨的接纳;可能反应在我们对于失败是一次“学习到更多东西并且有更多反思的机会”,还是“对我们能力和价值的彻底否认”……你会发现,一个人的生命感可能是任何观点和态度在不同程度的各种可能的组合。


我们的这种生命感其实是从我们的童年开始便逐渐形成的,我们慢慢积累起来的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看法,最后形成了我们所谓的品格、脾气和性格。举个例子,在从婴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人最后会对所有动用我们头脑的练习做出积极的响应,他们觉得做这些头脑的练习是特别享受的一件事情(比如解数学题、看很深奥的哲学书籍或者是学一门全新的学科);而另一些会觉得这些头脑练习是不得不做的一种“责任”或者是差事,他们不太情愿的做着这些有关头脑的练习,但不是因为喜欢而是觉得迫不得已;最后可能还有一部分人对于这些头脑练习充满了憎恶和恐惧,觉得它们是不必要的负担并且能躲就一定要躲开。


最终你会发现,两个生命感不同的人,绝对不可能相互吸引。


https://mmbiz.qlogo.cn/mmbiz/5g8ia1ourd8Cg4QLQQgb6doBJkd4CS4Z01bcEE9WoblDKcSfjRh9Vyd1SZByIniaoCxejf9Tv4oRDdClZ5U9PFsA/0?wx_fmt=jpeg

2. 相爱的前提:我们有共享的生命感


我们活着,大多数人都会越来越接近和理解这个世界的“真理”。爱因斯坦曾经说:“我无法到达真理,但是我总可以无限接近真理。”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真理,就是明白作为人类,我们不是无所不能或者永不失败的。


我们会发现,所有对世界的认知不仅仅需要我们在意识层面的努力,并且我们努力了之后也不能保证就一定会成功。我们可以接纳自己要为自己的思想和判断负责这件事情,然后不畏惧的去承担我们所有行为和结论的后果;同样我们也可以拒绝去承担对自己的责任,然后通过让自己的意识缩小的方式来逃避可能的失败,或者把对我们自己生命的责任交给别人。


刚刚我又描述了两种不同的生命感对不对?


你能想象这两种有着本质上不同的生命感的人相爱一辈子吗?当生命感有如此巨大差别的人在一起遇见彼此的时候,这种差别就成了阻止他们相爱的最大鸿沟。


我想举一个自己的例子。昨天我莫名其妙的收到了一个10多年没有见面的初中同学的微信,她在我的朋友圈里这样评价道:我觉得你是一个只关注自己的喜欢的,丝毫不考虑别人感受,非常自私的人。她留言的正是我刚刚画的一幅画。我首先是感到愤怒:为什么莫名其妙的如此评价我?然后我的愤怒变成了费解: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呢?


因为我们已经10几年没有联系过彼此,所以我真的不记得有哪里得罪了她。后来她又发了一条长长的信息给我,我才明白她原来是在说我28岁的年纪还不结婚,不考虑父母,我不承担责任,真的是活的太自私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5g8ia1ourd8Cg4QLQQgb6doBJkd4CS4Z0vz0mA4lt1MjyEv8eF5A8690RQH440vuV06C5G41yn2grNxL7muzKaQ/0?wx_fmt=jpeg

那一刻,我才深刻的体会到了我们的世界是多么的不同。她初中毕业去了卫校,后来成了一名护士,在我们家乡的小城里结婚生子。我上了大学,研究生,博士,然后开始在北京想建立一个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社区。当然我们的教育并不能决定我们截然不同的生命感,真正有趣的是我们的经历最终塑造了我们对于整个人生和责任的理解。


我理解的责任,是一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如果我结婚,那么我一定会很负责的找一个非常相爱的人,找一个我可以全心全意的喜欢、爱慕、欣赏并且能够跟我一起成长的人。如果我仅仅是因为父母而在没有遇到对的人就结婚,那么我觉得不仅没有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们的不负责。因为最终我婚姻的不幸,我会怪罪于他们;而他们看到我的不幸,也不会变得更幸福。同样我不觉得一个人的价值会单纯的因为年龄而降低,岁月是中性的,一个人在岁月中变得更成熟更有魅力,还是变得更失去自我,都取决于她如何度过给予她的岁月。所以对于“大龄剩女”的担忧,我觉得是很有趣但是很不理智的社会现象。


而我的这位初中同学则用她的略显激烈的言辞向我“敲响了警钟”。她的生命感中有好几个假设。首先,第一个假设是:我们可以对别人的生命负责,这个人也包括我们的父母。但是我们真的可以对别人的生命负责吗?就像我刚刚说的,这个世界上我们最需要学到的真理之一,就是我们每个人要承担自己思维和行为的所有后果。同样,我们可以帮助父母让他们过的更幸福,但是我们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对他们的生命负责,因为能对他们生命负责的人,只有他们自己。

https://mmbiz.qlogo.cn/mmbiz/5g8ia1ourd8Cg4QLQQgb6doBJkd4CS4Z0sra6nefibDEy09VPKmkTicmnwRcFVBDHyib2TFpkSDG5XRbK0W1XGufBg/0?wx_fmt=jpeg

她的生命感第二个假设是:我们孝顺父母的方式,就是顺从这个父母或者说这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一个女人到了28岁还不结婚,难道不是已经在触及这个社会对女人的价值衡量体系了吗?我窃以为几乎所有关于“剩女”的论调,无不包含着对女性的歧视和控制。我孝敬父母的方式,就是珍惜他们给予我的身体和全部天赋,然后努力的幸福的成长为我自己;我孝敬父母的方式,就是最真挚的跟他们沟通我的灵魂,然后成为彼此最好的朋友;我孝敬父母的方式,就是让他们看到,因为他们的爱和指引,我在向着最真实的自己靠近并且自我实现着,这其中也包括我对爱情的探索。


相信你已经看出来了,我们的生命感是如此不同,以至于我们已经在最根本的这些价值观上有了分歧。生命感非常不同的人,也许不要说相爱,就连做朋友都很难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5g8ia1ourd8Cg4QLQQgb6doBJkd4CS4Z0FG4qPQSE0QpOd9TruZCib2nvUDQX7MlvqeZiaCkmPDLJJ8BPR7DPSic8Q/0?wx_fmt=jpeg


3. 灵魂伴侣是那些在最重要的方面跟我们共享生命感的人


我们的生命感中有些是最重要的,比如我们最基本的价值观。而我们的灵魂伴侣,是那些在最重要的方面跟我们共享生命感的人。


其实当我们从开始接触另一人,我们就会隐约的感受到另一个人的灵魂。我们会感受到另一个是怎样体验他的喜悦或者恐惧,接近或者逃避他的生命的。我们能感受到对方生命的跳动或者是一种死气沉沉,而且我们的身体和情感会比我们能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更迅速的对这些东西做出响应,这也就是为什么最开始见面时,那种认出的感觉我们无法用语言描绘。


有些时候,我们对于生命感的体验会反应在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的艺术作品上。艺术比其他任何的人类活动都更直接的表达了我们的生命感。所以你会发现,跟你喜欢相同艺术的人,也同样可能跟你有着相似的生命感。


在一段比较理想的亲密关系中,我们被欣赏的地方恰好也是我们希望被欣赏的,也就是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提到的被“看见”的感觉。这种欣赏的前提,同样还是在最重要的方面有着相同的生命感。


我爱你的真正原因


现在,当被伴侣问道我们为什么爱他们时,我们不用不知所措的冥思苦想了。


因为我爱你的真正原因,

就是我们在最深层面上共享的生命感。

你看待生命的方式就是我的方式,

你体验活着的感受也是我的感受,

你看世界的眼睛,跟我是那么的一致,

我爱你,

因为你让我感觉到,

在这个世界上,

还有跟我相似的灵魂。

https://mmbiz.qlogo.cn/mmbiz/5g8ia1ourd8Cg4QLQQgb6doBJkd4CS4Z0gqpGm6u2AXBVSbicnVgyiclibT11AW72usgn7mvkoo6AYWCzj8Rc5vqWA/0?wx_fmt=png



声明
平台内容包括原创、编辑整理和转载。我们尊重原创:

1.所有转载内容均标明来源,如尽力查核未能发现出处则标“转自网络”。如有疏漏欢迎原作及时联络署名或删除;

2.如任何作品标明“谢绝转载”,我们尊重并不予转载;

3.对于恶意及虚假举报,我们保留法律权益




中国大陆台湾注册商标

- 身心美学

 

【我们重在分享。所有文字和美图,来自网络。对原文作者,表示敬意。】


你的身体地图

你的心灵蓝图

决定了你的人生风景

内外双修

身心兼美

https://mmbiz.qlogo.cn/mmbiz/5g8ia1ourd8CXEwMYnSDxGDh1CqLLNmnJPK1zzxsgLicfRjlqK7WybvM27cNIX9GB5tWMeTj9Ay3X19p9tZ6RSRg/640?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s://mmbiz.qlogo.cn/mmbiz/5g8ia1ourd8AA2v3qgVo2ibjcl19KvicDEpwAhUof3fpAdb3nHkbgUUWCyjn7YAfj1ZUhYwapo9odQDPLAPAn34Z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如果你喜欢这些分享欢迎你添加身心美学公众微信号: sxmx_space

每天让自己的心灵花园散发爱的芬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