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共依存」關係如何影響自己的親密關係

(2009-12-24 11:39:40)
标签:

工作坊

身心灵成長

親密關係

情感

杂谈

分类: 愛與不愛

在圣诞夜来临前 分享这篇文章

愿天下有情人都能有意识地去爱!

 

亲密关系是最好的修行法门你会找到一个人,那个人有着你童年所熟悉的。避免或是去改变关系,不会带给你任何东西。所以要去进入它,带着觉知进入那个投射,因为你早晚总得这么做的。即使你想要避免,也是没有办法的,所以最好是带着觉知进入它,然后把「光」带进来。 「光」意味着带着尊重、宽容、感恩、善解进入关系中 虽然知道会受伤,仍无惧地去爱,并且从中疗愈受伤的内在小孩,在不完美的关系中,看到完美的爱与内在的神性。

 

愿你沐浴在天使之光与爱中

芝华合十

=================================================================

「共依存」關係如何影響自己的親密關係

——从幻象的信任到真实信任的深度之旅

 

(Bholi)问:什么是有意识的爱?
答:当我们开始处理我们的「内在小孩」,觉知我们的行为模式以及「内在小孩」的感觉,就可以把尊重及照顾带入关系中。可以藉由口语以及非口语的方式将对关系的了解和伴侣分享,或是去认出彼此双方受伤的「内在小孩」,尊重对方,给他们空间。当我们把「光」带进去这个「内在小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恐惧、害怕,我们的模式时,我们就创造出一些内在空间出来,我们可以了解自己,自己的模式,同时也可以了解对方,他们的模式和恐惧、害怕。创造出内在这个空间可以让我们可以和伴侣去分享我们内在脆弱的那一面,去呈现出我们的「内在小孩」,真实地去对待我们自己。当然同时也被对方看见和了解,彼此要很敏感,和对方沟通,但不是从受伤的「内在小孩」出发去沟通,而是从「觉知」和「静心」的空间,这样你们的关系才有办法转变,这样做,爱和照顾才可以滋养彼此当然他们之间还是会有一些课题和冲突在,但那会变得不是反应而是回应。当我说到"反应",它是一种没有觉知的回应,很自动的反应。 "回应"是你花一些时间去看你内在发生了什么,而这些当下你对这件事回应出去。当你充满着愤怒、责怪情绪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有空间,所以你就没有办法去回应。当关系中的双方都来上这个工作坊的话,他们就有这个可能性去分享、互相了解,和被接纳。 "信任"、"尊重"和"爱"是人类关系的一个基础,这样彼此才能成长。

 

(Bholi)问:请您谈一谈您的工作坊?
答:我想我比较喜欢谈的是「共依存」(Co-Dependency)关系。首先让我为「共依存」关系下定义。「共依存」(Co-Dependency)关系描述的是一个情况,那就是我们失去信任,失去了对自己的爱,以致于我们无法把爱带入生命中。关系指的是男人与女人的亲密关系,也包含我们生命中的其他层面的关系,例如:在工作上的关系以及与我们的孩子、家人的关系。

在「共依存」(Co-Dependency)关系中我们有两种相互依赖的状况:有一种人他会透过另外的一个人去满足或者说去寻找一个人,在对方身上证明自己的自卑价值感,因为他是缺少信任,缺少对自己的爱。我的意思是说,这种人会从别人身上去找那种爱是存在于别人身上的他会要求,需索别人给他爱和信任。另外一种人,他会拒绝所有的亲密关系,由于恐惧害怕,他会拒绝爱,害怕被爱淹没。这两种人,通常是我们带入关系中的两种人格。

有一种人,他会从别人身上寻找,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另外一种人就会去避免亲密关系,因为他害怕被拒绝。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去做,它是从哪里来的呢?在「共依存」(Co-Dependency)关系的工作上,就用「内在小孩」(Inner Child) 这个名词,「内在小孩」就是我们的「核心」本质,它是一个象征,代表我们内在「核心」的存在。但是这个「内在小孩」在养育的过程中,因为家庭、学校、制约、社会的关系而受到伤害。

当我谈到受伤害的「内在小孩」,他已经失去了对他自己和对这个世界的信任,还有失去他对自己的爱。理想化的话呢,「内在小孩」呈现出我们的天真无邪、我们的脆弱、我们的信任、我们的生命力、我们的创造力、我们的自发性等特质,而这些特质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被压迫掉了, 然后我们就把这个受伤被压迫的「内在小孩」带入我们的关系里面去。

在我们的「共依存」关系的工作坊里,我们就是要去治疗这个内在受伤的小孩,再度发现我们的本质,譬如说这就是爱、自发性、生命力、天真无邪和信任。每一个小孩在出生的时候都带有这些特质和本质。

在这个工作坊里面,我们的工作就是去处理这个受伤的「内在小孩」,他们的恐惧、害怕被遗弃、羞耻感、惊吓,还有害怕被侵犯,这些都是「内在小孩」的基本恐惧,这些恐惧会影响我们的关系和我们的生活。通常这些恐惧都在无意识世界理,所以我们没有觉知到这个受伤的「内在小孩」,以致于我们都是无意识地在反应,并在这关系当中,一再重覆同样的模式,犯同样的错误,然后一再地受苦。即使我们在身体上是成人,我们有工作,我们有家人,我们有孩子,但是当障碍来到我们的关系当中,或是在蜜月期之后,「内在小孩」就开始出来。这个「内在小孩」所有的恐惧就开始浮到表面上来。很自然地很无意识地,这个「内在小孩」就让成人给接收了。

基本上在这个「共依存」工作坊里面,我们就是把「觉知」带到无意识、受伤的「内在小孩」里面去。所有「相互依存」关系里的课题,都是源自这个受伤的「内在小孩」。借由疗愈这个「内在小孩」,我们就可以终止这相互依赖的关系,为爱建立良好的基础。

在工作坊中,我们创造了一个没有压力,没有作为的,不需要去修正的气氛,把自我的觉知和了解带进来,这就是疗愈会发生的原因。透过「爱」,我们内在的空间就会创造出来,很自然地,我们内在的特质就会浮现出来。我会说,期待、期望、恐惧、压力、罪恶感把我们的「内在小孩」紧缩了,把他关在里面。借由爱、了解、接纳,能够将内在小孩从心牢里带出来。当我们把内在小孩带出来的时候,疗愈就自动发生了。以上这些说明只是给你有关工作坊的一些概念,当然我们也能够更详细进入更深,关于工作坊如何发展。

(Amana)问:巴克塔有给伴侣的个案,我很好奇,会不会有很多一起来,做完个案后就再见了?他们在个案中都会期待得到什么?
答:当伴侣来做个案的时候,通常都....太迟了,他们的问题都太大了。我通常都建议人们,当他们开始一段关系的时候,他们就应该上「共依存」关系工作坊,去学习如何和对方在一起,去觉知到自己的模式,去觉知道自己的「内在小孩」。然而很不幸的就是,他们通常都是有问题了才过来。因为通常大部份的人对自己的模式是很少有觉知的。

我们进入关系时都是带着很大的承诺,我们相爱、渡蜜月、花时间和对方在一起、一起吃饭、做爱、我们彼此溶合......一切都是那么地美妙,就好像在吃毒品一样。但是某一方面,因为像吃毒品一样,就会有一些副作用。就像你喝醉了,隔天醒来,你就有宿醉,那就是为什么有件事情会开始错了,因为这个「内在小孩」就开始要冒出头来。当一方需要更多的注意力,需要得到更多的爱,需要被看到,他就开始去对爱有所需求,而另一个人则忙着工作,他有他的事业去考虑,变得无法靠近了,而问题也开始产生了。

通常当人们来的时候,他们大部份的时候都是缺乏觉知去了解,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那里出错了。我只能说,那个「内在小孩」的征兆就是责怪、愤怒、期待、需求,他们切断所有的一切,排斥、拒绝对方。

在伴侣的个案中我们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处理替代性的行为。当他们来做这样的个案时,通常他们都不觉知他们的模式,他们带来很多他们替代性的行为。替代性的行为指的就是刚刚讲过的责怪、愤怒.....等等。它同时也是一种伪装,借以忽略受伤的内在小孩。处理替代性行为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觉知带到他们的模式里,让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是如何去反应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诱发了他们的这些感觉,然后就慢慢进到更深。它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工作,它不是即溶咖啡。当人们来的时候,通常都是好多年没有觉知,都已经变成自动的模式,自然的反应,所以你当然没有办法在一个案中很快地改变。

当他们来做个案的时候,他们通常在绝望当中。他们都想很快地得到修正,他们都希望巴克塔能够修正他们的关系,挥动魔术棒,让每一件都再变美了。当然事情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因为这像是婴儿学步一样,一小步、一小步地,透过一点点地了解,慢慢地了解,去探索我们的模式,探索我们的害怕,去探索我们的痛苦,和探索我们存在性的寂寞孤单,让他们了解到,没有人能够拿走我们的痛苦、恐惧,没有人可以将这些带走。每一个来到个案的人都希望我可以把他们的恐惧丢到垃圾桶里面去。但是我们没有办法为你们做这些事,你们当事人需要自己去做。在个案中我可以引导你们、可以指出路,但是你们必须要自己走。你必须要自己走进自己的痛苦,进到自己的害怕里面,进到自己的孤单里面。通常需要很多时间,因为我们都希望能够再当小孩子,这样每件事都是别人帮我们做好的,所以它是真的需要时间的。

(Amana)问:人类选择伴侣是在潜意识中,是不是有特殊的状况,他们才碰在一起?
答:是,这绝对是真实的,是事实。举例来说,你的童年缺少爱,父母的一方没有给你所需要的爱,因此就会在你身上创造出一些模式,就会去对爱有所饥渴,感到不滋养。譬如说,你想要被爸爸爱,爸爸给你爱。你长大之后,一直觉得没有被滋养到,在自己的内在里面感到一种空洞,一种空虚,以及没有价值感,感到不值得父亲的爱。在往后的生命里,无意识地,你就把对父亲的影像投射在伴侣身上,投射在吸引妳的男人身上。或者说,妳会找到一个男人,那个男人会和妳父亲有点类似,妳会把妳父亲的影像投射在他的身上。所以妳就会被那种没有办法给妳愛的男人所吸引或是那个男人根本没有时间给妳,或是那个男人有困难,没有办法表达他的情感,或是那种男人他会在妳身上引发出所有「内在小孩」的痛苦,以及没有得到滋养的伤。而妳是在要求爱的,因为那是妳最深的需要,和对爸爸的期待。那种没有办法给妳愛的男人,那种害怕爱的男人,当他一听到"爱"这个字眼,就赶快跑去工作,在这种状况下游戏就开始了。妳向他要的越多,他给的越少。

有一种男人,当他是小男孩时,他被妈妈的爱所淹没,他的空间被妈妈所侵犯,妈妈控制他,操控他,在小孩的思想里面,爱就会是和操控有所连结的。在往后生命里面,他会被那种很强势,很有能力,很有爱的女人所吸引,但是后来又会变得很害怕,因为一旦他从那个女人身上感受到爱的时候,他就会觉得被控制,被操控,被侵犯,接着这个游戏就开始了。

这些是一般性的模式,事情通常是较微妙、复杂。以上这是给妳大概的概念,所以我们才需要把「光」带进这个模式。因为大部份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通常我们会被像妈妈能量的女人所吸引,因为我们需要这种爱的能量,我们需要被爱

(Bholi)问:当一个男人被他母亲形像的女人所吸引,这个男人应该去避免这个女人,才不会落入那样的模式,还是要带着觉知进入这个关系中?
答:90%的人是会避开,但是他们还是会进入关系,因为我们需要生小孩、被爱、被照顾,所以才会进入关系当中。但90%的人不想去看他们模式。对我个人而言,关系是一个成长的机会,所以才要进入关系当中。很明显地,你会找一个像你母亲能量的女人。我会说,是的,你必须进入关系,即使你知道那是你妈妈的一个投射。

你会找到一个人,那个人有着你童年所熟悉的。避免或是去改变关系,不会带给你任何东西。所以要去进入它,带着觉知进入那个投射,因为你早晚总得这么做的。即使你想要避免,也是没有办法的,所以最好是带着觉知进入它,然后把「光」带进来。

(Amana)问:我的好奇是说,一般有第三者的关系,它里头的机制是什么?实在有太多第三者,这很普遍。在亲密关系中,男性和女性的能量是什么?
答:我要谈一件,就是我们在关系中几乎全都忘记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通常忘记,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能量极,男女是不同的。他们基本上两个就是不同,这是大自然的一部份。

(Bholi)问: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的说法,你的看法如何?
答:那是它的一部份,绝对地,我真的很喜欢"男女大不同"这本书。这里面写的事情,很简单,充满常识,又带有一点真理,这就是我想要谈的。

许多伴侣来到工作坊或个案当中,他们彼此都不了解对方为什么不了解他们,反正就是男人不了解女人,女人不了解男人。男女基本上不只在肉体上是不同的,他们看待生命的方式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比较美的是,女人是海洋,男人是海洋上的那艘船。男人和女人有不同的特质。男人比较容易专注,他有方向感,有目标,具有冒险的精神。男人是天,女人是地。女人创造生命,给出爱,她是具情感的,也是敏感的。男人是做决定的人,而男人给出爱最自然的就是以一种安静、稳固、专注、穿越式的方式。而女人像地一样,给出滋养,给出爱。女人代表爱,男人是比较有创造性地。女人的目的是去给出以及接受爱。男人是具洞察力的。

以上我所描述的都是他们天生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尚未被他们内在受伤小孩所催残扭曲。当你在「共依存」关系里有觉知地把「光」带进受伤的「内在小孩」,这是值得嘉许的。这个男人可以经由女人的支持与帮助成长,女人也可以经由男人的爱与支持成长。男人与女人是不同的,有不同的处事方式,这是我们对于关系必须要觉知及了解的。要一个男人去了解身为一个女人的感受,指责他不了解女人,这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这样只会制造出问题,对男人而言,他就会去拒绝女人的爱及滋养,因为男人感到害怕,男人不了解女人为什么可以感觉那么多的爱,于是男人就把他的潜能给切断了。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藉由彼此的不同性,我们就可以移除关系中很多的障碍。


我们不要忘记,共依存关系是关于两个人的工作,是要从自己开始去做,个别地去做,也就是个人要在自己的身上下功夫,这样两个人才能去成长,才能创造出和谐有「爱」以及有「意识」的关系。 (完)

相关课程: 「真爱的旅程」深度静心训练课程

                                ——从幻象的信任到真实信任的深度之旅

导师:Krishnananda 克里虚纳南达 &  Amana 阿曼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