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2024-01-17 08:10:37)
标签:

南京江宁美术馆

百家湖文化中心

德化白瓷

大运河写生

幸福江宁我的家摄影

分类: 行摄于山水间
  日子不禁过,一晃儿就进入了2024年。新年伊始,闲暇之余我依然喜欢到江宁美术馆看看,主要原因在于这儿的人少清静,至于在展览什么倒不是我特别在意的,有什么就看什么,看什么都会有收获。
 
  当前正展览的,除了5层的“江宁美术馆捐赠作品展”(长期展)和B1层“爱的教育主题儿童画展”,我认真看的展览有三项:一是“德化白瓷精品展”,二是“画说运河美术作品展”,三是“幸福江宁我的家摄影作品展”。另外,“一眼千年——传世名画《洛神赋图》数字光影展”已撤展,“黄土印记——江苏九人吕梁写生美术作品展”即将布展。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江宁美术馆展览导览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百家湖文化中心”微信公众号上关于四项展览的宣介
 
 
“世界的中国白”德化白瓷精品展
 
  福建德化地区的陶瓷制作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夏商时盛行印纹硬陶;晚唐五代时期的德化以烧制青瓷为主;宋元时期,德化陶瓷业随着海外贸易的兴盛而繁荣,青白瓷、白瓷成为主流,并源源不断的销往海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商品;明代,“中国白”在窑火的淬炼中脱颖而出,风靡世界,以何朝宗为代表的一大批能工巧匠精益求精,创作出“何来观音”等瓷塑,成为中外收藏爱好者的珍藏。明代德化白瓷,因胎釉高硅低铝,瓷土含铁钛等杂质成分少,所以胎质细腻致密,往往带有颗粒状珍珠般的闪光,洁白细润如蒸熟的糯米粉膏,俗称“糯米胎”。
 
  德化“中国白”有温润的手感,因如脂似玉,故成为圣洁的象征,这也是德化观音塑像广受欢迎的原因。在传统的柴烧时代,器物在窑内的位置不同,受的温度存有差异,瓷器有时会出现如小孩肌肤粉嫩、泛淡淡的肉红色泽,即“孩儿红”。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窑在传统基础上继承创新,创造出“建白瓷”“高白瓷”等新型瓷器。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走向世界——中国白”德化白瓷介绍
 
  白是中国传统五正色之一。中国古人的世界观认为,白色是化育天地万物的基础,白立而五色成矣。德化瓷窑兴于唐宋,盛于元明,名于当下,以白见长,最负盛名。在长达数个世纪的海上丝绸贸易中,一抹凝脂如玉的“中国白”承载着涨海声中万国商旅对于神秘东方的无限神往,亦折射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千百年间,清雅澄明、纤尘不生的德化白瓷,虽朴素淡雅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德化白瓷品类多样,题材丰富,既有根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工艺的本土元素,也有体现出多种文化交流互鉴、相互交融的外销特色,形成了自身独到的器物谱系和艺术风格,时至今日依然历久弥新,在熊熊窑火间焕发着不可磨灭的神采。本次展览涵盖“何朝宗”款观像、“林希宗”款观音等传世精品,体现了德化瓷精湛的制瓷技艺和一脉相承的传承创新。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德化白瓷展厅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惠安女》陈明良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五子登科》郑雄伟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心经——自在观音》许瑞峰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反弹伎乐》郑雄伟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大肚弥勒》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忠义仁勇》郑雄伟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马踏飞燕》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财神》陈明良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朱熹》郑玄德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德化白瓷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德化白瓷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如意弥勒》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文昌赐福》庄晓阳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德化白瓷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携琴访友》庄晓阳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德化白瓷名家介绍之陈明良(左)、苏清河(右)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德化白瓷名家介绍之连紫华(左)、邱双炯(右)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德化白瓷展厅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德化白瓷展厅
  
  此次展览的德化白瓷,在艺术造型上,大都是佛、道人物像,比如弥勒佛、观音、财神、文昌君、关公、飞天仙女等,一般人物像有朱熹、惠安女等,也有部分器物造像,如白瓷杯等。从我这外行来看,观此展,一是想能看到更多普通人物造像,更贴近现实生活的,二是每件作品只标注了题目与作者,若能有几行介绍作品创作的文字就更好了。
 
 
江苏美术家“画说运河”写生创作作品展
 
  滔滔运河,绵延千里,起京畿,达苏杭,纵贯南北,福泽千年。大运河地跨八个省市,贯通五大水系,流经江苏,给江苏留下了最多的运河遗产,深深地影响了江苏的自然风貌和城市格局,孕育了江苏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底蕴,是江苏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画说运河》写生创作作品展介绍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画说运河》写生创作作品展展厅
 
  “话说运河”采风写生创作活动是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精心组织的2018年度重大美术项目。汇集了江苏省内极具实力的老中青三代美术家,画家门分三路奔赴大运河沿线的11个市采风写生,感受运河两岸的历史变迁,体会运河水域的文化内涵。历经两月,完成八尺整张(约126x248cm)精品力作80余件。画家们以运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城市面貌为参照,在继承和发扬“新金陵画派”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从不同的审美角度出发,用精湛的笔墨语言表现当代的社会风貌,用壮丽的画卷讲述运河故事,表达运河精神。
 
  以下是我观展并拍摄的其中50幅作品,因为作品尺寸很大(八尺横幅,约126x248cm),看原作很有观赏性,近看细节看得也很清楚。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大河清韵》周京新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旧时长河今时月》任大庆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运河两岸度春秋》朱道平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河上飞虹》王国斌、徐会良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运河早晨》周胜荣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江南运河第一闸》杨雷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家住只在运河边》张建华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佛城春晓》刘云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塔映运河情》蔡志中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声声不息》刘赦、吴先春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壮哉运河自天成》徐卫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运河春秋》李晓东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西湖情韵》包信源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家园》毕宝祥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天光云影.大运河》邵连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漕运悠悠历千年》高鸣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漕运悠悠历千年(局部)》高鸣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漕运悠悠历千年(局部)》高鸣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古运河畔千年柏,根深叶茂庇大川》曾立国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大运浩悠悠》陈危冰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古漕金秋》高建胜、刘红沛、王国斌、赵震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河湾宝塔雪后晴》顾宪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河湾宝塔雪后晴(局部)》顾宪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登楼沧海思三水,莫忘运河贯九州》徐文藻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大运河新貌》高德星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古运河积雪图》梁元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运河梵影》李强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运河湿地》刘红沛、王国斌、高建胜、赵震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百舸争流绿影间》崔见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焦山一望千里运河图》束新水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悠悠古运河》张冬桥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人家尽枕河》魏镇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运河清韵长》孙炜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苏东坡舣舟亭》江可群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千年塔影》苏吉苍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长河扬波韵满广陵》毛晓剑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万福大桥展新姿》陈绍棣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悠悠古运河,绿色新淮城》杜愚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江南北国脉相牵》张凡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运河浴秋》王来根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水色天光共蔚蓝》黄戈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千年运河晓色新》徐建明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舣舟水清图》周俊炜、俞德生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太平有运》郭嘉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运河进行曲》聂危谷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运河明珠》李楚阳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水陆萦回》谢士强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无锡南门》方国新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运河春秋》杨运高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古运软语》安玉民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大运河》高洪啸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运河沿脉情系状元府》吴江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在南下塘》陈皓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画说运河》写生创作作品展展厅
 
  此“《画说运河》写生创作作品展”作品丰富,展厅很大,画作尺寸统一为八尺横幅(约126x248cm),看起来很震撼,无论远观赏近端详,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让人在画家的艺术创作中品味并陶醉于悠悠大运河的古风新貌,让人不禁有了一往大运河漫步、赏景、领略风情的冲动。
 
  此展的美中不足,我觉得还是缺少关于作品与作者的介绍(作品多、工作量也确实巨大),作品虽各有题目,有的也题有若干文字,但对于不熟悉江苏地域、不熟悉运河文化的人,不清楚作品之大运河在哪座城市或哪里,对了解大运河文化、地域文化多少有些欠缺。比如《无锡南门》的题目就指明了地域,《佛城春晓》作品中有“高邮镇国寺......”文字,《万福大桥展新姿》有“位于扬州大运河文化带......”文字,《悠悠古运河,绿色新淮城》有“古运河畔的淮安是......”文字,等等,虽不详细,但多少让观者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能更好地欣赏与理解画作。此其一。
 
  其二,这些作品是在写生基础上的创作,既然艺术再创作,就并非写实,也不要求一定形似,但应有写生原形。若画家在采风创作时能拍下照片,在展览画作边上贴上一张小尺寸实景照片,通过对比,对绘画爱好者学习画家的艺术创作思想与技艺,一定大有启迪与帮助。
 
  其三,“话说运河”采风写生创作活动汇集了数十位美术家,成果丰硕,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很多故事,或者采风活动也会跟随组织方的记者,会记录下很多花絮、感想与故事、工作照片等,所有这些连同美术作品主体,可以编成一大型画册(或图书),如此,这项花费诸多美术家诸多时间与精力的活动,其成果更具价值,更具推广性与纪念性。
 
 
“幸福江宁我的家”摄影展
 
  “幸福江宁我的家”摄影作品展共有大约100幅作品(约50块竖向展板,每展板2幅作品)。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幸福江宁我的家”摄影作品展展厅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心的方向》吴正清 右上:《中国梦》贺永琳
左下:《紫金玉带》蒋戈木 右下:《崛起的南京未来科技城》王国亮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火热的新城》韩迺[ni]义 右上:《全国劳模余伟伟(长安马自达)》鲁跃东
左下:《小龙湾网红桥》陈春霞 右下:《接轨在江宁》李顺华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崛起的新城》张为农 右上:《魅力百家湖》梁六生
左下:《练兵》吴正清 右下:《城之风云》陆建达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共享蓝天》梁六生 右上:《牛首烟岚》郑立宏
左下:《幸福的微笑》张建龙 右下:《荡漾在春天里》王为平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奋勇争先》李爱华 右上:《新机下线》陆建达
左下:《地铁穿越水世界》许国生 右下:《百家湖畔赏夕阳》邵天武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村跑》陶春霞 右上:《红遍了天》徐立根
左下:《金陵第一鼓》陆慧琳 右下:《杨柳村新貌》吕金陵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背影难忘》戴典金 右上:《街头服务站》贾国发
左下:《夕阳下的奥特莱斯》许再舜 右下:《工地唱晚》曹明和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鸿雁伴舟》李立庆 右上:《社区为我过百岁》韩迺[ni]义
左下:《汤山立交》郑承锦 右下:《水乡仙境——钱家渡》茅巧网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欢庆》许宁 右上:《军旅魂》陆建达
左下:《又添新商城》刘耀斌 右下:《夜幕广场舞》程征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江宁锡剧雨花谣》徐元平 右上:《汤山根雕》张为农
左下:《祖国,我们为你而歌唱》贾翠琴 右下:《小城余晖》鲁跃东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给我拍张照》张晓程 右上:《社区居民歌颂党》戴典金
左下:《金陵小城》郑立宏 右下:《趣味活动》陆慧琳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高铁架到家门口》李顺华 右上:《快乐老人》陈建平
左下:《工地朝阳》李根才 右下:《美丽家园》王生华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石城石锁》王禄宝 右上:《桨影魅力》鲁跃东
左下:《水天一色》王国亮 右下:《鸟瞰人气旺盛的百家湖畔》邵天武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庄严时刻》赵庭华 右上:《汤山金乌阁星轨》郑立宏
左下:《秋染马场山》李顺华 右下:《汤山沙排赛》徐立根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不忘初心》张为农 右上:《红绿灯下》李爱华
左下:《宁死不屈》任九保 右下:《南站的出租车》陈南生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村中特色》张建龙 右上:《金陵小城夜景》蒋戈木
左下:《蒸蒸日上》陶春霞 右下:《阳山碑材》郑承锦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向美聚焦》蒋戈木 右上:《集体婚礼》封宜男
左下:《鸟的乐园》李爱华 右下:《飞跃》方芳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掼蛋忙夜场》徐元平 右上:《美丽乡村》董成功
左下:《东山夜色》程征 右下:《金色大地喜丰收》黄久云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年年有余》许月华 右上:《城市守护者》许再舜
左下:《在湖熟遇稻你》李世栋 右下:《家园环境美》黄久云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未来之星》李立庆 右上:《从这里走向世界》曹明和
左下:《沐春园养老院》陶春霞 右下:《欢庆中国年》许月华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乐在其中》王生华 右上:《向祖国汇报》张顺国
左下:《秦淮舫桥》刘贵平 右下:《方山大鼓》张葆珍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拔萝卜》陈建国 右上:《喜悦》董成功
左下:《秦淮河畔故乡情》贾翠琴 右下:《春光无限》吕金陵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骑游石地》董成功 右上:《幸福一家》贾翠琴
左下:《今夜火了》张建龙 右下:《拼命三郎》任九保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龙腾虎跃》许国生 右上:《幸福生活》程征
左下:《钱家渡口跑马灯》任九保 右下:《城市音符》曹明和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左上:《美丽乡村徐家院》吴清波 右上:《天增岁月人增寿》韩迺[ni]义
左下:《中国龙》陈建国 右下:《活力童颜》王为平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洛神赋图》数字光影展(已撤展)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齐武路小学“爱的教育”儿童画展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走进南京江宁美术馆(2024.01.12)
 
村村有菜
2024年01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