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豆粕弱势下行,上午放量增仓创出年内新低,午后探底回升,收一长下影线,双底味道十足,故进了多单,至于后续能走多远,需要观察以下态势发展:
1.目前正值美豆天气炒作时段,美国降水过多,会不会发展为洪涝灾害?
2.巴西供应积压局面下,雷亚尔汇率如何变化?
3.反弹中,空头是否回补?新多头是否进来?
如果以上朝有利方向发展,那么获利空间至少300点以上,否则快进快出。

附:最强干货总结:天气因素对大豆期价影响分析
常言总道“靠天吃饭”,加入到期货市场的浪潮中已经有些许年头了,每每与同行或者企业交流时发现,大家都知道天气因素是期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但是每个人对此都模凌两可,不是了解的很深入。
大豆生长过程中惧怕何种天气?
哪个时期发生什么天气变化会对单产产生重大影响?
近些年厄尔尼诺现象会对我国的天气产生怎样的影响,从而对期价又产生怎样的影响?
对于这些问题,大家往往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收集了许多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在此对天气对大豆影响这个问题进行阐述,一是以解自己一时之惑,二是希望对市场分析天气因素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所选取的数据均是根据已知信息收集整理,同时根据天气研究得出的行情变化是单指天气因素,不包括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后期市场分析大豆期价行情时应参考笔者观点结合实际情况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天气对大豆生长到底有什么影响
1、水分条件是影响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
从大豆的生长习性来看,大豆是怕旱喜湿的作物,其中又以开花和鼓荚时期对水分要求最高。
大豆需水较多,不耐干旱,大豆发芽要求水分充足,在土壤湿度20-25%时大豆出苗最快,出苗率最高土壤湿度16%时出苗率低,土壤湿度13%就不能出苗。
大豆在鼓粒期和开花结荚期遇上干旱,则减产较严重,分枝期受旱减产也较明显,而幼苗期干旱则受害很轻。
这时期水分略少可以以促进根系深扎,便于中耕除草,对大豆生长发育有利。
大豆开花、结荚、鼓粒期需要足够的水分,缺水会严重影响春产量。
表格 1 大豆生长周期与不利天气对比表

2、热量条件对大豆种植制度有重大影响
大豆出苗适温为15-22℃,低于12℃出苗显著延迟,低于15℃对于叶片生长和分枝形成有较大影响,低于17℃开花大为推迟。
鼓粒至成熟适温为19-23℃,气温低于18℃鼓粒不佳,低于15℃灌浆速度明显下降,不能正常成熟。遇到-2到-3℃的低温,幼苗期叶面呈萎缩,鼓粒期和近成熟期则植株受害死亡。
据试验和统计分析,春大豆生育期100-120天,需要>=15℃积温2100-2800℃夏大豆生育期100-140天,需要>=15℃积温2800-3800℃秋大豆生育期90-110天,需要>=15℃积温2000-2500℃,春豆加秋豆连作,需要>=15℃积温4500℃以上,>=15℃持续日数200天以上。
3、大豆是短日照作物
光周期(昼夜光照与黑暗的交替对植物发育影响)5-12小时开花最快,开花率最高。光周期超过12小时和不足5小时都将延迟开花和减少开花率。
大豆为喜光的阳性植物,植株光饱和点为2-4万勒克斯植被冠部的叶片则为10万勒克斯,大田宽行种植的大豆叶子在15万勒克斯时仍不饱和。
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要求有1076勒克斯的光照度,若将其连续地置于黑暗或微黑暗条件下,大豆就不能开花。
遮荫能显著降低大豆产量,当太阳光照减少到正常值50%时,可减少分枝和荚数,减产60%左右。
4、7月往往是天气炒作的高潮
大豆从开始开花到豆荚出现,是大豆植株生长最旺盛时期。
这个时期大豆由于物质积累达到高峰,有机养分在供茎叶生长的同时又要供给花荚需要,因此需要土壤水分充足、光照条件好,才能保证养分的正常运输,才能促进花芽分化多、花多、成荚多,减少花荚脱落,这是大豆高产中的最重要因素。
而黑龙江的主要种植品种属于中熟类型,因此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是8月份的天气情况,这一段时间如果出现干旱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往往会高达30%以上。
北美大豆产区的情况也基本上如此,这也是为什么cbot大豆的天气行情往往在7月下旬进入高潮的原因,因为这段时间容易出现高温天气而且也已经能对8月份的天气做出较为精确的预报。
二、关注天气首先要关注厄尔尼诺
1、厄尔尼诺容易引起天气反常
近几年,说到天气有两个名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就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这两个名词分别表示两种海洋现象。
简单来讲就是北纬5度至南纬5度、西经150度至西经90度区域内的太平洋海面温度平均值连续6个月以上高于或低于正常0.5摄氏度分别称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这两种现象的出现会改变环太平洋沿岸的正常天气运行模式,给环太平洋地区的天气带来异常变化。
近几年该现象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次就是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那一年的洪水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07/08年度也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北美大豆产区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干旱,直接导致了美国大豆的大幅减产并引发了全球大豆市场持续一年的大牛市。
2、厄尔尼诺对我国天气的常见影响
对我国而言,在厄尔尼诺年,东亚季风减弱,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容易造成我国北方干旱而江淮流域多雨的情况,东北地区的积温较往年偏低,容易出现低温冷害天气。
在拉尼娜年,情况刚好相反,赤道偏东信风加强造成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有利于形成华北汛期多雨的大气环流形势。对北美大豆产区而言,拉尼娜同样并不是干旱的代名词,在拉尼娜年出现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的情况并不多见。
总体而言,拉尼娜对全球天气的影响无论从时间、力度还是影响范围来讲都要远远小于厄尔尼诺。
三、掌握正确方法分析天气因素炒作
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总结后发现,其实天气对大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大豆的幼苗期和鼓粒期,这个时期都需要防范干旱天气。
也就是说,一般北半球5月底至6月下旬和8月下旬至9月底左右的天气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南半球则是11月底至12月下旬和1月下旬至2月底左右,若此时出现干旱天气则对大豆的生长不利,若其他外围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期价受此影响将会上涨。
另外需要关注的则是降雨对播种和收获期的影响,每当下雨的时候会不利于农民耕作,所以,每当播种和守护期发生大规模降雨将会影响播种和收获进度。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关注天气情况呢?
简单总结有两个方法:
一是短期关注法,即在天气对大豆影响最为重要的时候,每天关注主要气象单位的天气预报,即可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有所掌握;
二是长期关注法,即关注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对天气的影响是长期效益,所以关注各大气象组织关于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和预测,将会有利于投资者掌握长期天气变化规律,对分析行情和预测单产都会有较好的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