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育儿本本主义
(2008-11-19 02:03:16)
标签:
育儿 |
分类: 丫丫求学记 |
2008年11月18日 晴 1℃-12℃
此文只适合于跟丫丫一样的小学一年级新生,或者更小的孩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各式各样的育儿书籍,教育讲座铺天盖地而来,各式各样的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你的方法培养了无数哈佛女孩儿,我的方法成就了万千剑桥精英。于是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蜂拥而至,顶礼膜拜,奉为圣典。
其实你想清楚了吗?孩子是统一的标准产品吗,可以按照事先制定的工艺,在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吗?
流行赏识教育,打孩子仿佛成了禁区,甚至发现了孩子的错误斥责两声,就变成了禁锢孩子思想,打压孩子个性的罪证。
其实,幼小的孩子,思想非常稚嫩,想法单纯,有时候所作所为并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也预想不到可能出现的后果。作为思想成熟的家长,应该适时劝诫,积极引导,让孩子明是非、知进退、辩黑白、懂礼仪。为何不为?为何不可为?
儿童并不具备独立的判断是非的能力,由于认知的局限性和成长的各个敏感期,孩子会出现阶段性的偏执,当温和的疏导并不见效的时候,蛮不讲理的手段也是必要的,其实,有些时候蛮不讲理比循循善诱效果更佳。
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绝不是放弃家长的权威性,所谓的放,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度,就是放任自流。建立家长权威,也能很早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是有规则的,处处都有人干涉你的思想,干涉你的生活,要去适应这个规则,而不是让规则适应你。我想这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吧,肆无忌惮的所谓个性,我想那才是不正确的心态。
尤其是不要盲目否定中国的教育制度,不要盲目夸大西方的教育制度。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想意思已经很明白,国外我没去过,对西方的教育模式不敢妄加评判,不过我想,也不是十全十美吧?要不然外国人不就成了全民超人了吗?我看了许多中外结合家庭的博客,大家都单单看到了西式教育那令人艳羡的环境,谁注意到这些养育出好孩子的家庭中,默默流淌的中国情怀?谁注意到中国文化中谦恭、好学、吃苦耐劳这些优良品质在背后的默默支撑哪?
抛弃浮躁,放弃不切实际的超级长远的目标计划,着眼于现在,静下心,既要善于汲取别人成功的经验,又要冷静的思考。不妄自菲薄,又不狂妄自大。把注意力90%以上集中到自己孩子身上,善于发掘孩子的长处,善于发现孩子的缺点,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方法,不要盲从所谓经典,因为经典都是不可复制的,孩子也是不可复制的。这才是一个合格家长的正常心态。
我要说对丫丫没有期望,那是自欺欺人,我想每个家长对孩子都有期望吧。但是我不会把我的期望强加于我的宝贝儿身上,我现在对丫丫的宽容也罢,严厉也罢,我只是教会她我觉得她应该懂得的,应该遵守的,不管她愿意不愿意,因为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快乐的基本准则。我无怨无悔!
至于我,我宁可做一个在瑟瑟寒风中孤独的人,我不知道我老去之后,会不会也象哪朝哪代的哪位诗人说的那样:知音少,弦断有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