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2008-11-05 00:26:05)
标签:
育儿杂谈 |
分类: 丫丫求学记 |
2008年11月4号 晴 10℃-22℃
又是新的一天,太阳升起又落下,不知疲倦的枯燥的循环着。对于爸爸妈妈来说,关于孩子的话题,也就这么循环再循环。
今天不知道谁提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倾诉起来,看来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非常普遍,而学习成绩好一些的孩子则注意力相对集中一点。
丫丫现在还算是不错,老师说她上课很注意听讲。这个太重要了,上课听明白老师讲课,可是比家长再唠叨几遍要强得多了。做家庭作业的时候,丫丫虽然还是时不时会走神,但是我和丫妈稍加约束就好了,省了不少的心。
丫丫小时候其实也是个好动的小姑娘,几乎一分钟也坐不住,当时全家想了不少办法,来改变这种状态,现在看来效果不错。
丫丫小时候,疯狂玩闹之后,你再想去让她学习点东西,简直难上加难,很长时间之内,孩子还沉浸在玩闹的兴奋中,你教她学东西,她就时不时给你说几句她们刚才是怎么玩儿的,注意力很难转移到现在必须做的事情上,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后来,丫姑在学习前半小时让她尽量安静下来,做点能安抚情绪的事情,比如和家人说说话,画画之类的,然后再去学习,孩子注意力就很集中了。
为了避免孩子分散精力,我们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开电视,家长在旁边安静的看书和做事,不做分散孩子精力的事情。
而且室内的窗帘要拉上,灯光不要太刺眼,要柔和,对抚慰孩子的情绪效果也不错。所以说,让孩子集中精力的第一个重点就是让孩子不要太兴奋,环境要安静柔和。
上学后,老师要求孩子每天早晨起床读书,我和丫妈就严格遵照老师的嘱托,让孩子6点多就起床读书,结果效果极其的差,孩子迷迷糊糊的,读书也读的不知所谓,连带着比较爱读书的丫丫对读书也开始畏惧起来了,幸亏丫妈很快醒悟过来,我们俩商量之后,读书时间改在了中午和晚上,那个快乐读书的丫丫,很快又回来了。那么让孩子注意力集中的第二个重点就是不能在孩子太疲惫时候,逼迫孩子去读书和学习,这样不但效果很差,孩子也会产生严重的倦怠情绪和恐惧感,注意力更不可能集中了。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动力,孩子的注意力就会集中,丫丫对写作业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热情,我总结原因有两个,首先是丫丫对第二天老师在她作业本上添加的小红旗和那个“优”的评语一直保持高度期待,其次是我们从来不给孩子安排课外习题,不给孩子安排超过她能力的习题,只要高质量的完成作业,剩下的时间可以自由活动,我们也不会干涉,其实小学一年级只要高质量完成作业,考试根本没有一点问题。
有的家长出于想提高孩子的目的,一味儿的加大课外习题的数量,甚至出一些超出孩子现有能力的习题,期望迅速提高孩子的水平,殊不知这样会增大孩子的挫折感,导致学习兴趣下降,注意力进一步分散。所以,加强孩子注意力的第三个重点,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只有当家长提出的新内容与孩子所掌握的知识之间的差异在一定范围内的时候,才最容易引起和维持孩子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当然这个度要孩子的父母注意观察孩子的特点而制定,你给孩子布置的课外习题的量和度超过孩子能力太多的时候,恶性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孩子依赖性一般比较强,家长过多的在孩子学习上提供帮助,会给孩子强烈的心理暗示,不会没关系,反正有爸妈帮我哪,可是孩子考试的时候还能帮他吗?所以导致孩子本来已经完全掌握的知识,由于慌乱和不自信,答不出来或者答错,挫折感进一步增强。
我在丫丫的学习过程中,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我就对她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业独立完成,不会的题目不能中间提问,做完作业爸爸统一解答,结果慢慢的丫丫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习的专注能力急剧上升,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就作业提出什么问题了,作业完成的也比较出色,孩子在获得极大成就感的同时,专注能力自然提高。提高注意力的第四个重点,就是培养孩子独立能力,减小依赖度,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加强孩子的自信心,降低挫折感。
啰啰嗦嗦的总结这么多,其实总结下来就是,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并且要一直坚持不折不扣的执行。使孩子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保证孩子有充沛的精力从事各项活动。
合理分配孩子的玩耍及学习时间,减少孩子的亢奋状态延续的时间,保持长期平稳的情绪,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加强自信心。这样多管齐下,孩子的注意力想不集中都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