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4/middle/59a97519h889c17373153&690
入夜的逸夫舞台
http://s15/middle/59a97519h889c183af8fe&690
与蕊蕊在后台
http://s5/middle/59a97519h889c53d8aa64&690
去年蕊蕊清唱《别宫·祭江》时我所拍摄的照片
http://s10/middle/59a97519h889c54b96539&690
巧遇牟元笛,他正准备接受日本NHK对男旦的专访
http://s14/middle/59a97519h889c55800b5d&690
去年牟元笛清唱《双阳公主》时我所拍摄的照片
送走朋友,我穿过延安路高架到了逸夫舞台。今天是上戏师生为庆世博献上的一场演唱会。有李蕊的《春秋配》,说好了来捧角的。
感冒还没有好,蕊蕊带病坚持上场。我的这个天津老乡真的很棒。
李蕊毕业于天津艺术学校,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师从梅派名家舒昌玉、沈绮琅、陆依萍等,又从王继珠老师学文武花旦,是全才演员。为了开拓戏路,博采众长,传承一些“濒危”的流派,最近她又被学校选中跟随“黄派”传人张敏智老师学习黄派剧目。去年在天蟾听蕊蕊演唱的黄派代表剧目《别宫·祭江》,“黄派”唱腔特有的嗲、甜、脆、娇的特点在她的演唱中有了较好的体现。
对于黄派,我知之甚少。京剧的流派是各行当表演艺术家在戏曲的发展进程和竞争中逐渐形成的,每个流派都有着独到的表演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京剧艺术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流派艺术的发展史,因为流派的出现,对京剧的发展产生了春华秋实的催化作用。但由于京剧艺术在今时今日所面临的发展困境,部分流派也陷入了鲜有人传承、久别于舞台的尴尬局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弱势流派,而传承这些流派,培养流派人才就变得刻不容缓。这样看来,蕊蕊肩上的担子还不轻。
友情链接:蕊蕊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39869820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