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飞散文集《何处还乡》首发式暨研讨会。

标签:
江飞散文安庆塔影首发式旅游 |
分类: 安庆塔影 |
父亲明显地老了,他一个人留守在乡下的家中,让我们越来越放心不下。我和母亲一般一个多月回家一次,看看父亲生活得怎样。母亲在忙着收拾清洗的同时,总不忘数落父亲的脏和“懒惰”,而我总替站在一旁微笑的父亲鸣不平:“一个仿佛单身的男人,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母亲便低头不再言语。其实我心里清楚:最放心不下父亲的,恐怕还是母亲吧。







——童庆炳(著名文艺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飞对故乡与亲人的书写,对生活与生命的体悟,都充溢着浓郁的诗意思索与“无处还乡”的现代焦虑。这本书是寻找“诗意栖居地”的自我想象之路,更是献给现代“异乡人”的精神慰藉之方。
——张清华(著名文学批评家,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间于回忆之中漫长而充满隐喻,而故乡也因亲人、流逝和陌生让人疼痛。江飞用一种诗意的象征语言对生命、时间和情感进行叙述,万物或行进,或静默,都如谜一样优美,让人沉思。
——梁鸿(著名作家,文学批评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我猜测江飞正在用文字建造一座博物馆,用以发掘和展示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经验和思考。
——徐则臣(《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著名作家)
作者简介:
前一篇:舌尖上中国:安庆烹饪技能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