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江三峡之游(下)

(2022-03-19 22:18:12)
分类: 旅游天地

长江三峡之游(下)

——西南游(13

风光绮丽的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直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

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故叫西陵峡。

长江三峡之游(下)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江水》一文中这样写到:“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叁峡,此其一也。”生动描述了西陵峡谷景观的奇绝峻秀。

长江三峡之游(下)

过去的船往上水走到这里必须靠纤夫在岸上协助才能过去。而下水的时候因为险滩暗礁太多,都要换船老大驾船。这里有专门的船老大在险滩之前上船,驾船过了险滩之后才下船。这样的险滩最著名的是崆岭滩,崆岭的意思就是空船过这道岭,说明这里是相当险峻,船过此处是九死一生呀。上世纪80年代,三峡纤夫名扬四海,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旅游名片,然而2003年三峡蓄水后,当地许多世代相传的纤夫不复见了。

长江三峡之游(下)

西陵峡全长120公里,是三峡中最长的一峡。西陵峡以滩参水急,风光秀丽而著称。江中千帆飞驰,两岸橘林遍坡,黄绿相映,硕果累累,峡风阵阵,醉人心扉,奇险的景观与悠久的人文历史令海内外游客留连忘返。峡内有“兵书宝剑峡”、 “牛肝马肺峡”、  “崆岭峡”、  “灯影峡”和黄陵庙、陆游泉等古迹。峡中峰峦夹江壁立、峻岭悬崖横空:奇石嶙刚,苍藤古树,翳天蔽日;江流回环曲折,礁石林立,险滩密布,水势湍急,浪涛汹涌,云雾升腾,气象万千,浑如—幅天然的巨幅山水画卷。

长江三峡之游(下)

这里是西陵山北峰的峭壁上的“三游洞”。三游洞名字的由来,可不是三次游玩的意思,呵呵,而是以纪念三位大诗人,白居易,元稹,白行简发现了此洞而命名的。三游洞背枕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三面环水,一面连山。三游洞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长江三峡之游(下)

在三峡起始点观景平台一侧,相传三国猛将张飞在宜都郡(今宜昌)任太守时,曾在此台擂鼓督练兵士。只见张飞的塑像背依幽深峡谷,面江而立,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左手按剑,右手执槌,左足蹬石,怒目凛然,威猛而有生气。

长江三峡之游(下)

乘船行驶在长江之中,穿梭于峡谷之间,这长江两岸,群峰如林,分明就是一幅大气磅礴山水国画。从古至今的那些文骚墨客们,就在这一条水路上,咏唱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

长江三峡之游(下)

李白有诗为证:“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及三暮,不觉鬓成丝。”

长江三峡之游(下)

一代文学巨匠郭沫若在他重游西陵峡之后写下的《过西陵峡》这首诗:“秭归胜迹溯源长,峡到西陵气混茫。屈子衣冠犹有冢,明妃脂粉尚流香。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三斗坪前今日过,他年水坝起高墙。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峡进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已归东土清凉界,应惩西天火焰游。五十年来天地改,浑如一梦下荆州。”诗中描绘了西陵峡壮美的风光,也囊括了这里所有的著名景观。

长江三峡之游(下)

1300左右游船停靠神农架山下的归州码头。上岸后乘车前往“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

 

长江三峡之游(下)

秭归县,这里青山绿水环绕,这里是诗祖的根脉,这里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诞生地……屈原忠贞爱国的情怀和“受命不迁”的崇高志节,终究敌不过国家被攻破的事实,最终投汩罗江而死,至此,他在楚国百姓心目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演变成了一种民族精神、民族气节。

长江三峡之游(下)

导游给每人发放了观光游览车票,登上车就一直把我们送到一个小广场。迎面而视的屈原祠,应该说是瞻仰,气宇非凡已不足以形容它的壮观,放佛有种时空错位的感觉。屈原祠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建设,山门建筑风格独特,歇山重檐,三面牌楼,六柱五间,三级压顶。“屈原祠”三个大字为郭沫若先生手写,镶嵌在牌楼上方正中的天明堂;“光争日月”四个金灿灿的大字闪烁在大门门储匾额上,蔚为壮观。

长江三峡之游(下)

走入屈原祠,处处空寂,神态清俊而严厉。经过几道梯阶后,便可到达最顶层,天地齐光殿,这里陈列着屈原的青铜像,通高6.42米,像高3.92米,总重3吨。头微低,眉宇紧锁,体稍前倾,迈动右脚,提起左手,两袖生风,表现出屈原爱国爱民的满腔激情和孤忠高洁的精神境界。

长江三峡之游(下)

屈原祠与三峡大坝相对而望,其间隔一片湖水,湖光山色,风光秀丽。从屈原祠到江边大约600米的距离,在这里,除了可以花点时间参观一下这里的文明古迹,还可以学习回顾一下屈原的历史。这里依山面江,景色秀丽,从屈原祠眺望江对面,三峡大坝映辉在湖光山色之中,让人心醉……

长江三峡之游(下)

离开秭归乘景区大巴车可径直到达三峡大坝,沿途花草树木繁盛,这个季节正是万紫千红。首先通过安检,换乘大坝景区旅游观光车到了第一个景点——坛子岭。

长江三峡之游(下)

坛子岭是坝区最高点。坛子岭因外形像一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它的前方是一个圆形的喷水池,坛子周遭的墙面上环雕着以水为题、还有蕴含巴楚人文景观的浮雕。

长江三峡之游(下)

坛子岭的坛体四面是一组大型铜板浮雕。正面是三个雄壮的男性携手在水流中旋转,形同水轮机涡壳,表现了万物以水为生的强大力量。其上为虎,下为凤,表达出三峡工程的地理与文化背景,因为三峡坝区在巴楚之间,古巴人尚虎,楚人崇凤。

长江三峡之游(下)

从坛顶下来,来到了三峡坝址基石处,这个圆柱型的石柱便是三峡大坝基底岩石。上书红色“ 三峡坝址基石”几个大字。随着太阳的照射,光影投射在底部的基石上,看上去倒有些像中国古代的日晷。三峡坝址基石又名三峡大坝坝址岩芯石,为地壳深处岩浆渗出形成的天然花岗岩石质,取自三峡大坝坝址所在地宜昌县三斗坪镇中堡岛的底部岩层。三峡工程枢纽建筑物修建在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上,花岗岩力学强度高,抗震抗压能力强,岩体透水性微弱,是修建水利大坝的理想岩石。

长江三峡之游(下)

三峡坛子岭左侧是双线五级船闸,规模举世无双,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它全长6.4公里,其中船闸主体部分1.6公里,引航道4.8公里。三峡大坝坝前正常蓄水位为海拔175米高程,而坝下通航最低水位62米高程,船闸上下落差达113米,船舶通过船闸要翻越40层楼房的高度。

长江三峡之游(下)

   大坝的一侧是船闸观景平台。俯视看去,船闸处布着几条巨大的水槽,过往船只进槽后在这里通过机械运作,船随着水位高低抬升、降低。有两种过闸方式:一种是小型船舶,即3000吨以下的船舶可以通过垂直升船机直接用一个密封的水箱把水和船一起送到要去的水位高度,然后打开闸门出口,放船舶出去;第二种最常见,就是过双线五级船闸。在每一级船闸入口,船舶进入后先依次排队,系好缆绳(两边有拴船的桩),排满整个闸门之后开始注水或者放水(溯水上行水位逐渐抬高,是注水过程,下行则要放水)到与出口闸门的水位相同时,打开出口闸门,船舶依次开出,重复这样的过程直到五级船闸全部过完,就通过了整个三峡大坝。

    然后我们来到185平台,平台的高度和大坝平齐,同为海拔185米而得名。所以叫185平台,站在平台上,放眼望去,大坝就像一条银色的巨龙横卧在江中,滚滚的长江水在这里被截流,水面变得风平浪静。

长江三峡之游(下)

最后我们来到截流纪念园,这里的大门口,是象形流水的坝体状建筑,上面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描金大字。

    走进大门,一座长方形淡黄微红的墙体,上面悬雕大写意水波纹正中镌刻着“截流纪念园”,并刻着截流日期。

三峡水电站于199412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520日全线修建成功。三峡水电站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最后一台水电机组于201274日投产,装机容量达到2240万千瓦的三峡水电站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长江三峡之游(下)

三峡大坝建成之后,有无数的人在质疑这个工程,让三峡自然雄伟的美感消失了,尤其是在三峡蓄水前诗中曾经描述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的场景再也无法看到了,现在的三峡还保持着峡谷的风貌,曾经的激流险滩转变为到如今的高峡平湖,也成为另一个新的景观。也许三峡大坝的疑问会永远存在下去,我想,每个人来到三峡大坝景区,都会有每个人不同的印象和太多的想象空间,但这项好大的工程创举还是值得我们国人引以为豪的,至于那些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的疑问,还是任后人评说吧。

长江三峡之游(下)

1612大巴车把我们送到宜昌。住在夷陵大道的一个叫“香江一号”的酒店。这家酒店门口对面那条街就是美食街,吃喝购物都很方便,离宜昌游客中心也很近。它是宜昌三峡游客中心店,所以会把我们送到这里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