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皇后征服玄宗从胃开始

(2011-07-05 07:18:13)
标签:

文化

          玄宗王皇后巧用汤饼争宠
                                          ——饮食中看大唐之三

    玄宗王皇后,名叫王菱,早在唐玄宗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的时候,就正式嫁给李隆基成为王妃。当时的李隆基,不甘于平庸,四处招兵买马,训练兵士,后来发动政变,诛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强行推举自己的父亲相王李旦登基称帝,是为唐睿宗。在这场政变中,王菱出力不少。是以在李隆基等级之后,封王菱为后。
    可是,当时的后宫先后有多人受宠。开始是赵丽妃、皇甫德仪与刘才人,后来是武惠妃。武惠妃从小生活在宫中,容貌美丽,年少动人,玄宗一见倾心。加上武惠妃几次生子都早夭,玄宗非常担忧,对武惠妃尤其怜惜。之后生下寿王李清,特地交给自己的兄长宁王抚养。之后武惠妃有生下几个儿女,且都长大成人。于是武惠妃成为皇后的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唐玄宗甚至想过废掉太子,改立武惠妃的儿子。而作为皇后的王菱,却久久不能生育,处境十分尴尬。武惠妃四处散步谣言,说皇后的坏话。可是因为王菱平时待人宽厚,没有人附和。但是,王菱毕竟无子,皇后之位岌岌可危。
    此时的王菱年近四十,年老色衰,膝下无子,如果说此时的王皇后有强有力的后台,情况也许会好一些。
    王皇后的父亲名叫王仁皎,曾经担任上果毅,统帅一只非常精锐的部队,是李隆基即位之前的重要将领。玄宗即位,以皇后父亲的身份,曾经担任将作大匠、太仆卿,后人升任开府仪同三司,封祁国公。虽然有宰相的职务,国丈的身份,但是王仁皎很识时务,从来不干预朝政,只是在埋头敛财,过着奢华的富家翁生活。在开元七年就去世了。对于王仁皎,玄宗还是有感情的。尤其是作为外戚,不干预朝政,很是难得。在武则天时代,在韦后时代,外戚乱政是普遍现象。在王仁皎去世的时候,唐玄宗亲自到望春亭,远远眺望为岳父送行的队伍,很是感伤。并且,玄宗吩咐宰相张说为王仁皎写碑文,玄宗自己亲自书写在石碑上。这种情况,在唐玄宗以后的几十年为帝生涯中再也没有出现过。
    王皇后的哥哥叫王守一,是唐玄宗之妹靖阳公主的驸马。王守一在玄宗即位之前,关系就非常不错,在唐玄宗即位之后,为了表彰王守一的拥立之功,玄宗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他。王守一一直在军中担任职务,还参与了讨伐萧至忠、岑羲等太平公主的心腹,可以说,为唐玄宗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王守一担任殿中少监,转太子少保,封为晋国公。王守一这个人,和他父亲一样,热衷敛财,可惜没有足够的政治智慧。面对自己的姐姐地位动摇,王守一当然不能坐视,和一些道士密谋,竟然希望有一些邪术来使玄宗和王皇后的关系和睦。
    在那一段风雨飘摇的日子,王皇后邀请唐玄宗到自己宫中,并且捧上自己亲手做的汤饼,哭泣着对唐玄宗说:“陛下怎么能不念及当年我的父亲,为了您,脱下自己的衣衫去换得一斗面,为陛下的生日准备汤饼吗?”在李隆基饱受冷落的日子了,生活非常艰辛,甚至连过生日都没有一样像样的食物。作为老丈人的王仁皎,脱下自己的外衣,拿去典当,换了一斗面来。在那个时候,王仁皎想的并不是拍马屁,而仅仅是对落魄女婿的关怀罢了。唐玄宗当然明白,回想起当年的事情,对王仁皎的感恩顿时涌上心头,废后的念头也就暂时搁在一边了。
    这里说的汤饼,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面片或面条。之所以叫“饼”,意思是“溲麦面使合并也”,就是用水来揉面。在揉好之后一般有三种做法,一种是水煮的,就是我们说的面条;一种是烘烤的,就是我们说的烧饼;一种是汽蒸的,唐人称为蒸饼,有的人以为和现在的馒头或者花卷差不多。
    而此处的汤饼,自然是指面条。过生日吃面条,是汉代就有的风俗了。面条长长,正如人们希望的长寿。
    只是,王皇后用汤饼虽然打动唐玄宗一时,但时间一久,这份怜悯也就渐渐消除了。而如果王皇后再提的话,这份怜悯就会变成嫉恨,变成要挟。王皇后只能依靠自己的兄长王守一,可惜她所托非人。王守一请人用邪术的事情最终败露,王皇后被废,王守一被贬,随即被杀。三个月之后王皇后也忧愤而死。
    张爱玲曾经说:“要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先开征服他的胃开始”,只是自古帝王多薄幸,更何况一个长寿帝王。一顿饭经过几个小时也就消化了,以为可以靠饭菜来维系感情,其实不过是女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