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啸原创】 让生命成为永恒
(2009-12-31 13:30:12)
标签:
文化文学散文诗歌小说情感随笔休闲杂谈 |
分类: 随笔 |
生活是美好的,乐生是人的本能。从在一滴水的小世界中怡然自得的草履虫到活跃在地球上的芸芸众生,没有一个生物是不乐生的。人是灵长类高级动物,生的欲望更甚。因此,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建造“长生塔”。
追求永生,享受生的快乐,是人类最大的愿望。然而,世间真正知道生之意义的少有,倒是不了解人生却依然活着的人很多,而且都在做着永生的美梦。有的乞灵于仙药术士,有的求助于神灵保佑,有的希望白日羽化,有的祈祷天降福音,更多的人一大早就起来“晨练”、强身健体……生的欲望激励着人们为建造长生塔而进行不懈的努力。
对一般人来说,生是一个谜,死也是一个谜,最为苦恼的是不能长生。因此,对未来的那个末日充满了恐惧。他们想知道:作为一个人,“生是什么”、“为什么而生”、“怎样才能长生不老”。答案千差万别,因此便有了各种活法。生的高尚与卑劣,生的美丽与丑陋,通过人的各种行为表现出来,甚至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出“优秀的自我”和“卑下的自我”两面人性。但是,不论活得长短,活得好赖,人们总是希望活着,几乎每个人都很贪生。有的人根本就没有生之意味了,还是要勉强活着。当然,个别活得不耐烦的人除外。
生命是可贵的。一个人来世一趟不容易,希望好好活着,期盼健康长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就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我们不能不为自己有限的生命而担忧。蝉儿羽化,可以复生;草木一秋,枯了还荣。而人生只有一次,不论平民百姓,或是达官贵族,都逃不脱最终死亡的命运。死了就不能生还,这是人的悲哀,也是幸运。
看起来,在生物链中人是强者,他们是所有动植物的天敌。作为地球上最为强大的人类,他们每天都在消费者大量的生物制品,吃穿用的都是动植物。他们同时也是动植物的保护神。人类整体是非常强大的,但作为生命个体来说却是脆弱的。具有大约10亿个结构基因和30亿个碱基对的人类,却同时也在被只有几个到几百个基因的病毒、病原体、立克氏体和几千个基因的细菌、真菌所侵扰,以致使几乎所有的人都不能真正寿终正寝。
二百年前法国大革命中的启蒙学者让.龚多塞,在临终前写下两句遗言:“科学要征服死亡,那么以后就不会有人死了。”他一生都在致力于建造一座为大众享用的长生塔。他没有成功,但他给那个塔奠了个基石。
科学能够征服死亡,尽可能延长人的寿命。人活百岁平常事,活到千年也不再是梦。当美日德英法中六国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完成的消息,打开了一部“生命天书“时;当人类遗传工程可以更换有病基因,并创造出纳米手枪植入人体成功地进行巡逻时;当某种科学健身操能够打通人的大小12个周天,达到并活化人体的每一个具体部位,使人的机体发生根本变化从而长青不老时……人们似乎已经看到了“长生塔”即将建成的曙光。
科学家居然在显微镜下看出了解决人间大问题——生之谜的一把钥匙。那些揭示生命奥秘的天书,终于露出真容,给众多追求长生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慰藉。人的理论寿命由150岁延长到1200岁,不可想象,但是却正在变为现实。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生老病死的人工安排逐渐代替了自然安排。生物科学家证明了单细胞动物可以长生不死,那么同样是单细胞动物的人类,在不远的将来,用科学手段根除有病基因延长人的寿命,直至活到自己感觉不耐烦为止,这是可以做到的。龚多塞的遗言不是一句空话,他的梦想即将变成现实。
人类当然值得庆幸,得以在太阳系独一无二的智慧星球上繁衍生存和发展。地球这颗行星得天独厚地获得了孕育包括人类在内的形形色色的动植物生存条件——阳光、水和必要的生态环境,这些条件再加上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使我们有能力建造人类“长生塔”。问题是如果人都长生不死怎么办?在居住着六十多亿人口的小小地球上,如果每个人都活到千年以上,地球怎能容纳得下?生物和遗传学家又在为这个问题发愁呢。如今,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的居民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阶段,人口爆炸绝不是危言耸听。至于将来人类作星球转移,飞向别的“太阳系”安家落户,也许不失为更出色的生存智慧战略,但那毕竟是十分遥远的事情,还是后话。当前,我们应该也能够做到的是,用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改善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存生活条件。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化到无所不能的地步,诸多难解之谜包括人类自身的生死问题都要解决了。生和死一样不再是个谜。只要我们将生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里,也就掌握了命运主动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兴盛而工作、奋斗,使社会得以前进、人类得以繁衍,又何尝不可以说,这是一种永生。
http://imgcache.qq.com.qqdiy.info/a/s/m.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