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气功(一)

(2009-02-23 11:29:03)
标签:

健身

养生

气功

奇经八脉

柯云路

武功

文化

    

最近看了柯云路的文章《史上最赚钱的健身方法》,很有感触。我无从知道他练没练过气功,但是,单纯的就这篇文章而言,确实写得很好,说出了很多我要表达的东西。

我真的很诧异在今天的中国还有人能对气功有这么全面深刻的认识:顿生知己之感。

老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气功的文章,可是一直很忙,一至于拖到现在都没有写,是柯云路使我暂时抛掉其他的东西坐下来写这篇文章。还真应该感激他呢?

                    

 

很多人会说:你别骗人了,“气功骗子”时下不流行了,要骗你也找个热门的领域啊。哈哈哈,我这辈子什么都可能做,唯独骗子做不来-------我常常痛恨自己为什么不能说句假话呢?

我对其他的领域也许没有太大“话语权”,唯独对气功我有相当的“发言权”:你说一个练气功十多年的人对气功有没有“话语权”呢?

我练过气功,十数年如一日的练,早些年练的很杂,练过很多门派的气功,最近几年才超越门派专心练入静聚气,还练过硬气功,不过远没有达到“刀枪不入”的境界。

上大学的时候,我学的是历史,后来又学法律,可是我着力最深掌握最好的是气功知识。

气功使我尝到了甜头,小时候,我很瘦弱,直到上高中时,吃药的钱比吃饭的钱花得都多。目前的我,百病全消,可以这么说:从小到大,我的身体状况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哈哈哈,是不是像卖劣质药物的骗子说话呢?但是,这是事实。

如果我不写一篇关于气功的文章是不是很可惜呢?

 

                         

 


古人对什么都很“无知”,没有什么好研究,于是就研究“自己”,研究自己的身体,研究在自己身体上存在的秘密。

古人很“自卑”,在天地万物面前都很虔诚,可是他们却通过研究自己洞悉了天地万物的奥秘,掌握了最高的智慧和最高深的知识。

古人怎么研究透了自己?继而通过自己洞悉天地万物?通过气功的修炼。

通过练气功,古人健壮了自己的身体,升华了自己的修养和智慧,于是古人写了至今看来仍是天外之文的《黄帝内经》《易经》。

我这样说一定有人因为不懂和我吵架,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人体有“奇经八脉”,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吧,但是,“奇经八脉”在人体上是肉眼看不见的,解剖人体以后发现不了的。那么“奇经八脉”是怎么面世的呢?肉眼发现不了的东西怎么就成了举世公认的事实呢?我来告诉大家:气功修炼到一定的层次是能够明显的感知“奇经八脉”在身体里面的清晰脉络的,是气功发现了“奇经八脉”。练气功的人清晰的感知了“奇经八脉”的脉络以后,把它绘制出来,就是我们今天挂在墙上供医生们学习和参悟的人体“奇经八脉”图。

再举个例子:穴道,和“奇经八脉”是同一个道理。

“奇经八脉”是中医的发源地和基础,为什么中医从古至今是逐渐走下坡路的呢?一至于到今天甚至出现了中医“存废”之争呢?就是因为中医生们不再练气功了,对奇经八脉似懂不懂了,只专注于“汤头歌”了:舍本逐末,焉能不败?

 

                            

 

今人知识很“丰富”,视野很“开阔”,什么都研究,唯独不研究“自己”,不研究自己的身体,不研究自己身体里面隐藏的知识。

今人都很“自信”,以天地精灵自居,于是就广泛的研究天地万物,可是却越研究越糊涂,越研究越觉得“不可研究”。可以这么说:今人并没有了解天地万物的奥秘,对自己更是无知的可怜。毫不客气的说:今人都是空有一副“臭皮囊”的行尸走肉。

所以,今人的身体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智慧也是每况愈下。

今人不练气功,所以永远对《黄帝内经》《易经》这样的书似懂不懂,永远不能达到古人的智慧和高度,永远捧着古人的经典傻乎乎的“骄傲”着。

今人不练气功,中医也只能夕阳西下,最终消亡,悲夫。

 

                            

 

古人从来都是武术和气功不分家的,所有练武的人都练气功。所谓“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说得就是练气功。我们可以看看各门各派的拳谱,都有内功心法,几乎每一招每一式都有气功的配合。古人所称“武功高深”是指内功气功的修为。

到了现在,武术变成了单纯的体育运动,气功成了“伪科学”,大家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练武练的是肌肉和骨骼,各门各派的拳法练起来也只剩下花里胡哨的架势。现在所谓的“武功高深”就演变成了单纯的大块肌肉展示,和气功内功没有丝毫的关系。

古人比武不分级别,八旬老翁和十几少年可以在一起比试,铁塔大汉可以和柔弱少女在一起比,“重如泰山”的人和“轻如鸿毛”的人可以在一起比,因为,大家比得是“武功”:武术和气功的结合。这样比武的结果:少年不一定赢,少女不一定输,“重如泰山”也不一定笑到最后。

今人比武严格的划分级别,什么级别的人和什么级别的人比,男人和男人比,女人和女人比。如果不这么划分,大家又不练气功和内功了,大级别的肯定占优势,男人一般也比女人有力量,那就不要比了。现在的比武就是比肌肉比块头比年龄。

武功到了今天其实已经消亡了,练武人又都回到了动物的层次。

 

                           

 

气功的第一本质是入静,无论气功有什么样的外在表现,都离不开入静。现在有人说不叫入静,叫集中精神,不但是错误的,而且非常有害。集中精神是不想其他的事,入静是什么都不想,是一种虚无空灵的状态。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入静了,人做什么事情都是和外界斗争,征服外界,唯有入静是和自己斗,征服自己。人类出现了太多的英雄,可是有谁能够战胜自己?

所以,能够入静的人就已经迹近圣人了。

和自己的战斗最需要的不是毅力坚持,毅力坚持是和外界战斗最主要的取胜条件,但是,对于入静来说,只是最初步的条件。那么入静最需要什么呢?忍受寂寞。和外界战斗是一方面或者几方面的共舞,和自己战斗是一个人的独舞,需要忍受无边的寂寞。“自古圣贤皆寂寞”,看来寂寞是圣贤的标志啊,哈哈哈。

刚开始的时候,越想入静脑子里思绪越乱,平时想不到的事情这时候都来了,四面八方的东西一起都往脑子里涌,“斩不断,理还乱”。但是,要坚持下去,心理始终发出一个信念:我要入静,虽然念头纷繁复杂,虽然剔除他们不容易,虽然剔除一个甚至会再产生几个,还是要不断的剔除他们。

入静的第二个阶段:脑子里已经没有那么多的念头,剔除一个念头,产生一个念头。大脑就好像一座空房子,里面就一个人,这个人走了,又进来一个,有时候一个人走了,停一段时间才进来另外一个人,停的这一段时间就是入静状态。

入静的第三个阶段:一个念头剔除后,另一个念头好长时间不再来了,慢慢的就没有念头再来了,于是,你就达到了入静的初级阶段。

入静的第四个阶段:一坐下就进入入静状态,用术语说就是进入“气功状态”,大脑里什么念头都没有,感觉没有想什么的必要,为什么要想什么东西?天地一片寂静,对万事万物只有感觉,而思维处于停顿状态。

据前辈们说:入静是无止境的,直至达到无我无世界“天人合一”的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真理都是废话
后一篇:论气功(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