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护院我是主人——一只黄喉貂的自述

标签:
蜂桶寨保护区宋体濒危野生动植物天有不测风云杂谈 |
分类: 蜂桶寨的故事 |
我的学名--黄喉貂,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青鼬、蜜狗、黄腰狸、黄猺子、虎狸、彝语也叫黑列)。都是我的别名。我属哺乳纲、食肉目、鼬科,主要栖息于各种类型的林区。巢穴多建筑于树洞或石洞中。喜欢晨昏活动。我成年的长象不大,尾巴的长度与身体基本等长:,体长45--65厘米,尾长37--65厘米,体重约2--3公斤,头较尖细,四肢虽短小,但却强健有力,前后肢各有5个趾,趾爪粗壮尖利,头及颈背部、身体的后部、四肢及尾巴均为暗棕色至黑色,喉胸部毛色鲜黄,包括腰部呈黄褐色,耳部短而园,尾毛不蓬松。体形细长,大小如小狐狸。善于攀岩爬树,行动敏捷,野外我们都喜欢群居,每年6-7月间发情,妊娠期9-10个月。次年5月产仔,每胎2-4仔。我的寿命最长可达14年。我们家族在野外的数量较少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己将列为附录II,被国家定为二级重点保护对象。
我们行动小心隐蔽,视觉良好。性情凶狠,单独或集群捕猎较大的草食动物都行,牛、鹿、獐、麂都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对大一点的动物捕食是群体而攻之,分工明细,爬在它们的背上,有的掏眼、有的掏屁股、有的咬脖颈,时间不长就成了我们口中的美食,兔、鸟之类的小型猎物更是我们的常食。我们行动快速敏捷,尤其是在追赶猎物时,我们更加迅猛,在跑动中我还能进行远距离的跳跃,爬树本领也好,树上的鸟也会被我们捉到。
天有不测风云,汶川5.12特大大地震我的家族也受到伤害,我的父母不知怎样了,我一个人孤独无援滚到路边,出生不到1月的我只有等死。不知等了多长时间,有一个旅游者路过发现了奄奄一息的我,将我抱回送到了保护区。保护区的人员给我诊治,打针喂药使我慢慢的苏醒过来,好惨哦,我当时眼睛都还没有睁开,只知道有吃的就能活着,在保护区人员的照顾下,我一个星期后睁开了眼睛,第一眼看见的是人类。就这样我留下了,现在我已长大了与保护区的职工住在一起,他们巡山去了我就守家,外面的猫狗之类只要进来我都将它们撵得毛飞。巡山人员回来了我还给他们叼换的袜子鞋子,我的液下很臭,他们都不喜欢我叼。但他们也时常的逗着我玩,天天给我做些好肉吃,保护区还救助有其它的伙伴,我也常去和它们玩耍。在这里我与保护区的管理人员相处得很好。我会恪尽职守,看好家、护好园,当好主人的角色。( 蜂桶寨保护区提供)